时间: 2025-04-26 10:1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1:02
为马为牛任尔呼,此身本是旧狂奴。
生来铁骨终难换,悟去禅心最易枯。
争竞百年何所有,繁华一梦总虚无。
时艰那可谭经济,不若论交到狗屠。
我甘愿为马为牛任人驱使,这身躯本是昔日的狂妄奴隶。
生来虽有铁骨,终究难以改变,悟得禅心反而易于枯竭。
争斗了百年,到底得到了什么?繁华如梦,终究虚无。
在这艰难的时代,谈论经济又有什么意义?不如去和狗屠讨论。
潘榕,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体现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世事的无奈与思考,风格简练而深刻。
此诗作于清代,时代动荡、社会动乱,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面对社会的竞争与经济压力时,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杂感四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奈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以“为马为牛任尔呼”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仿佛是在说自己甘愿屈从于社会的压力与职场的竞争,任人驱使。接下来的“此身本是旧狂奴”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无奈与自嘲。
“生来铁骨终难换,悟去禅心最易枯”展现了作者对自身性格的反思,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但却无法改变内心的困惑与苦闷。而“争竞百年何所有,繁华一梦总虚无”则是对人生追逐名利的深刻质疑,指出繁华的表象下是无尽的虚无与空洞,令人深思。
最后的“时艰那可谭经济,不若论交到狗屠”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表达了在艰难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的讨论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甚至不如和低贱的职业者闲聊更为实际。
整个诗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考的空间。作者用个人的感受反映出更广泛的社会现象,令人深感共鸣。
全诗从个人自省出发,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社会的虚无,表达了在艰难时代对经济和名利的无奈与反思。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剖析,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对比。
诗中“为马为牛”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态?
A. 自豪
B. 屈从
C. 自由
D. 反抗
“争竞百年何所有”的意思是?
A. 追求名利的结果
B. 百年后的成就
C. 年龄的增长
D. 努力的回报
诗中提到的“狗屠”象征什么?
A. 低贱的职业
B. 高尚的职业
C. 传统的职业
D. 难以理解的职业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李白通过豪放的诗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而潘榕则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更深层次的反思与无奈,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