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04
北征无百里,日力不暇给。
山重鸟影尽,露下月华湿。
寒忆共被眠,屡成回马立。
岂如同巢鸟,莫夜得安集。
我北上征途虽不远,但日光已无力照耀。
重重山峦中,鸟影已经消失,
露水落下,月光湿润了大地。
我想起与你共眠的寒夜,
时常回头再看,令人心生惆怅。
岂不如那些同巢的鸟儿,
夜夜都能安然归巢?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切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怀念。
此诗作于北征途中,黄庭坚在艰苦的环境中思念故友伯氏,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同伴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孤独和归属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蒲城道中寄怀伯氏》是一首情感深厚的诗作,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征途中孤独与思念的交织。诗的开头便以“北征无百里”引入,虽说行程并不算远,但日光的无力感让人感到身心俱疲,暗示着旅途的艰辛。而“山重鸟影尽,露下月华湿”则通过描绘景色,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鸟影的消失令人感到孤独,露水湿润的清冷让人心生寒意。
接下来的“寒忆共被眠”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温暖时光的怀念,令人动容。在回忆中,诗人多次回头,似乎在追寻那段温暖的记忆。“岂如同巢鸟”一句,巧妙地将自己的孤独与鸟儿的陪伴对比,深入表达了对友情和归属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与孤独的对立,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叹,情感真挚,令人倍感共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深刻反映了人对陪伴与归属的向往。
诗中“日力不暇给”意思是:
A. 日光照耀很强
B. 日光无法给我温暖
C. 日光照耀很久
D. 日光消失了
“寒忆共被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遗憾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