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01
药堂秋暮
隐来未得道,岁去愧云松。
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浓。
唯怜石苔色,不染世人踪。
潭静宜孤鹤,山深绝远钟。
有时丹灶上,数点彩霞重。
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隐居在此,未能领悟道理,岁月流逝,心中愧疚像云中的松树。
茅草屋在空山中,夕阳西下,衣衫湿透了,白露很浓。
我只怜惜石头上的苔藓颜色,未曾沾染世俗的踪迹。
潭水静谧,适合孤鹤栖息,山深处传来的钟声遥远而绝响。
有时在丹灶上,几点彩霞缭绕。
我努力修炼壶公的术法,期望能等待那驾驭赤龙的仙人。
作者介绍:钱起(约 734-799),字仲明,号少山,唐代诗人,早期以五言诗见长,后期因受王维影响,发展出独特的山水田园诗风,作品多反映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道理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药堂秋暮》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自然意象的诗。全诗意境清幽,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茅屋的孤独生活。诗人开篇便表露出自己未能领悟道理的愧疚,显示出他对自我修行的渴望。随后,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茅屋、白露、石苔等,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意象如“潭静宜孤鹤”,不仅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诗人对“石苔色”的怜惜,象征着他对未被世俗污染的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家的自然哲学与人生态度。
后半部分提到“丹灶”和“赤龙”,更是将诗人对长生不老、追求道理的欲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体来看,诗歌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药堂秋暮》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钱起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荷衣”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湿透的衣服
C. 一种饮料
D. 一种食品
“潭静宜孤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忧伤
B. 孤独
C. 欢快
D. 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