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9: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9:46:21
云障日。檐外雪销残滴。画阁红炉窗户窄。博山烟穗直。酒入横波滟溢。羞得梅无颜色。乡有温柔元未识。更从何处觅。
云层遮住了太阳,屋檐外的雪水还在滴落。画阁里的红炉温暖,却窗户狭小。博山的烟雾直上升腾,酒在杯中荡漾。梅花都因我而失去颜色,故乡的温柔情感我还未曾领悟。那我从哪里再去寻找呢?
诗中提到的“梅”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作者通过梅花的失色表达了对故乡情感的迷惘和对温柔情感的渴望。
袁去华,字仲明,号无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常表现出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多在思乡之情与人世间的孤独中徘徊,反映了对温暖情感的渴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谒金门》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冬日的凄清景象,云层遮住了阳光,雪水滴落,显得格外孤寂。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画阁中的红炉温暖而狭小,似乎象征着内心温暖却又局促的情感。博山的烟雾升腾,酒在杯中荡漾,似乎在暗示一种无奈的享受与沉醉。
“羞得梅无颜色”一句,极具情感张力,梅花的失色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更从何处觅”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温柔情感的渴望与无奈的失落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深刻而动人。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思乡之情展开,表现了对温柔情感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情感深刻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什么?
a) 高洁和坚韧
b) 温柔和善良
c) 孤独和忧伤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温暖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c)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a) 酒入横波滟溢
b) 乡有温柔元未识
c) 檐外雪销残滴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理解《谒金门》的诗意,还能体会到诗人袁去华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