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

时间: 2025-07-29 23:37:04

诗句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

高鬟照影翠烟摇。

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

风情遗恨几时消。

不见卢郎年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37:04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张先 〔宋代〕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
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
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湖面景象,船只轻轻荡漾,乐声悠扬;湖水平静,桥影摇曳。高高的发髻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随风轻轻摇曳,白色的纱衣如云般轻盈。醉意渐浓,仿佛天然的玉石般柔软,打扮的女子对花朵倍加珍惜。如此美好的情景,往日的情感遗恨又能在何时消散?唯独不见年轻的卢郎。

注释

字词注释

  • 泛泛:形容船只轻轻荡漾。
  • 溶溶: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 高鬟:指古代女子的高髻。
  • 翠烟:指湖面上的青烟,形容轻柔的水波。
  • 白纻:白色的细纱,形容女子的衣服轻盈如云。
  • 倦醉:指喝醉酒后的疲惫状态。
  • 天然玉软:比喻女子的肌肤柔软如玉。
  • 弄妆:打扮、装饰。
  • 风情遗恨:指往日的情感和遗憾。

典故解析

  • 卢郎:指的是卢仝,唐代诗人,此处可能暗指年轻的爱人,表达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爱情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仲明,号云溪,宋代词人,江南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情,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西江月》创作于春日,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湖面景象,表达对往日美好爱情的怀念和对青春的惋惜,反映了个人情感和时代的特征。

诗歌鉴赏

《西江月》以清丽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日湖面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青春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思考。开头“泛泛春船载乐”,通过“春船”和“乐”的结合,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船上的乐声。接着“溶溶湖水平桥”,湖面的平静与桥的倒影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更为细腻的是“高鬟照影翠烟摇”,表现了女子的优雅与妩媚,仿佛她的发髻也在水面上舞动。诗人通过“倦醉天然玉软”,传达出一种醉后慵懒的状态,体现出女子的柔美与自然之美。在最后两句,诗人直言“风情遗恨几时消”,将个人情感的遗憾与自然景色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感伤,同时又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泛泛春船载乐:春天的船只轻轻荡漾,船上载着乐声,营造出一幅春日欢乐的画面。
  2. 溶溶湖水平桥:湖面如镜,桥影轻轻地摇曳,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3. 高鬟照影翠烟摇:女子高高的发髻在水面上映出影子,随风轻轻摇动,展现了她的优雅。
  4. 白纻一声云杪:轻盈的白色纱衣如云般轻柔,暗示女子的娇美。
  5. 倦醉天然玉软:倦怠的醉意让肌肤如玉般柔软,传递出女子的温柔与娇媚。
  6. 弄妆人惜花娇:打扮的女子对花朵倍加珍惜,隐喻对美好事物的爱惜。
  7. 风情遗恨几时消:对往日情感的遗憾与不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8. 不见卢郎年少:提到年轻的卢郎,表达了对青春往事的怀念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然玉软”,将女子的肌肤比作玉,突出了她的柔美。
  • 拟人:如“高鬟照影”,将发髻的影子描写得生动灵动。
  • 对仗:如“白纻一声,云杪”,这两句对仗工整,增加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春天的湖面景象,表达对美好爱情的怀念和失去青春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船: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带来欢乐与希望。
  • 湖水:代表宁静与美好,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 高鬟:象征女子的优雅与美丽,体现了对美的向往。
  • 白纻:象征轻盈、纯洁,突出女子的娇美。
  • 风情遗恨:象征情感的复杂与深刻,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江月》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张先
    C. 杜甫

  2. “倦醉天然玉软”中“玉软”是指什么? A. 柔软如玉的肌肤
    B. 玉石的颜色
    C. 玉制的船

  3. 诗中提到的“卢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卢仝
    B. 卢布
    C. 卢凯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表现对月亮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 《清平乐》:李煜,展现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诗词对比

  • 张先《西江月》李煜《清平乐》的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张先更着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煜则着重于内心情感的流露,风格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词人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瓜洲闻笛 寄示竹笑四弟 秋感 怀庆道中 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 春诗 成都 夷门 清明谒陵次杨学士维新韵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一介野生 怀玺 拔开头的成语 钱垛 鬼字旁的字 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包含劫的词语有哪些 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符任 燎彻 秋月春风 支字旁的字 无衣之赋 又惊又喜 同然一辞 恩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