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6: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6:30:13
水龙吟 惠山酌泉
作者: 王鹏运 〔清代〕
黛眉不点吴娃,淩波独秀空烟际。
疏林霜染,深蹊苔涩,虚堂澜绮。
溅沫跳珠,清声泻玉,石鳞荒翠。
自凭阑照影,古人不见,閒愁逐,轻鸥起。
一桁竹炉烟细。卧听松筝琶净洗。
孤怀谁识,临风把盏,低徊问水。
斜日游船,古阴秋苑,笙歌催醉。
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眉目如黛,独自站在湖边,似乎与周围的空灵烟雾融为一体。秋天的树林被霜染成了淡淡的颜色,湿润的苔藓显得格外清新,虚空的堂屋中水波荡漾,波光粼粼。水面上溅起的水珠像珍珠一样跳跃,清脆的声音如同泻玉,岸边的石头被青翠覆盖。我倚着栏杆照着自己的影子,古人早已不再,心中的闲愁随轻鸥而起。竹炉上细烟袅袅升起,躺着听松声和筝声在空气中净化我的心灵。孤独的心情谁能理解,临风把酒,低吟着问水。斜阳下的游船在古老的秋苑中游弋,笙歌声催促着我醉倒。呼唤铜瓶中的酒,归来重温那山泉的美味。
作者介绍: 王鹏运,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感受之时,反映了他追求宁静、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
《水龙吟 惠山酌泉》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开篇以“黛眉不点吴娃”引入,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美的欣赏和渴望。接着,诗人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疏林霜染,深蹊苔涩”,构建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场景,令人心生向往。
在描写水的段落,诗人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比喻,如“溅沫跳珠,清声泻玉”,通过细腻的水声描绘,传达出一种灵动的美感,水的清澈与珍贵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反复出现的“孤怀”与“闲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似乎在对话中向自然倾诉心声。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深情款款。最终,随着“唤铜瓶载取,归来重试,在山泉味”的落笔,将自然与人心紧密结合,形成了诗歌的情感高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吴娃”指的是哪个地方的美女?
“溅沫跳珠”中“溅沫”是指:
诗中提到的“孤怀”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水龙吟 惠山酌泉》的意境与情感,并在学习古诗词时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