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55
沁园春
对月高歌,细数生平,纷纷角张。
叹少儒戎幕,徵裘凋敝,相如园令,赋笔摧藏。
寄泪音书,惊心烽火,容易人归百战场。
吾衰矣,渐容销秦镜,鬓点吴霜。
风沙古塞伊凉。竟误认他乡是故乡。
怅五湖烟水,空思泛宅,廿年尘土,未许搴裳。
忍负盟鸥,更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
谁招隐,说小山丛桂,吹满秋香。
在月光下高歌,细细回顾自己的一生,心中感慨万千。
叹息年轻时的文人志向和戎马生涯,华丽的衣裳也已褪色,正如相如的园令,笔墨已然被时光摧残。
寄送泪水与音信,心中震惊于烽火连天,归家的路上易被百战的喧嚣所扰。
我已衰老,面容渐渐消逝于秦镜之中,鬓发也染上了吴地的霜白。
风沙满天,古老的边塞已是凉意袭人,竟然误将他乡当作故乡。
对五湖的烟水感到惆怅,空思故宅,二十年的尘土,未曾敢轻易掀起衣裳。
忍心辜负了海鸥的盟约,骑上官马,羞于在关西的路上以杨姓自称。
谁能引我隐居,谈论那小山丛中的桂花,飘散着满秋的芬芳。
作者介绍:杨芳灿,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关注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回忆个人经历,反映了对人生、故乡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沁园春》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通过对月高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身一生的回顾与反思。诗中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细数生平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动荡、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吾衰矣,渐容销秦镜,鬓点吴霜”一联,深刻揭示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惋惜。诗的结尾,诗人通过对桂花的描绘,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出更广泛的社会与历史变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镜”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美丽
D. 财富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如何?
A. 眷恋
B. 忘记
C. 憎恨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