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友人》

时间: 2025-05-10 06:03:54

诗句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3:54

原文展示:

送友人
崔涂〔唐代〕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诗人站在高处,迎接远行的友人,心中充满了春天的怅惘与依依不舍。虽然无法得到来自沧洲的消息,只能空看白鹤归来,感到深深的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登高:登高处,指诗人站在高处迎送友人。
  • 迎送远:迎接和送别远行的友人。
  • 春恨:春季带来的忧愁和惆怅。
  • 沧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遥远和难以到达的地方。
  • 空看白鹤:白鹤是高洁的象征,这里指白鹤归来时的孤独感。

典故解析:

  • 沧洲: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理想的归宿或超然的境地,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白鹤:在古诗中,白鹤常象征着高洁、自由的精神,诗中提到白鹤的归来,增添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送别之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善于用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友人之时,正值春季,诗人心中满是惆怅和不舍。春季的景色本应是美好的,但在离别之际,春天的美景反而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负担。

诗歌鉴赏:

《送友人》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在高处迎接友人,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登高迎送远”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既有空间的开阔感,也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接下来的“春恨并依依”,将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愁苦交织在一起,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两句则以“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结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无奈和对理想归宿的向往。白鹤的归来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心灵的寄托,象征着友人的归宿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迎送远:诗人站在高处,既迎接来者,也送别远行者,表现了送别的场景。
  2. 春恨并依依: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愁苦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3. 不得沧洲信:无法得到来自理想归宿的消息,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和惋惜。
  4. 空看白鹤归:只能空望白鹤归来,象征着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登高迎送远”与“春恨并依依”,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白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不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归宿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处:象征着视野的开阔与心境的高远。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希望。
  • 白鹤:象征着高洁、自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恨”指的是什么?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离别的忧伤
    C. 对自然的感叹
    答案:B

  2. “不得沧洲信”中的“沧洲”象征什么? A. 远方的理想归宿
    B. 朋友的家乡
    C. 自然的美景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A. 亲情
    B. 高洁与自由
    C. 离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送别和高远的情感。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探讨了送别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崔涂的《送友人》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主题相似,但崔涂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情感的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月 湘月·八月十四夕集冰丝厂,依白石体并韵 湘月·题陈叔同如升绿梅花下填词图 湘月 湘月 荷苞 湘月 题李洞庭先生所藏康南海遗札墨迹 湘月 其四 腊八前二日,写梅寿内,仍用前韵 湘月 其三 为叔通写朱梅,赋此,叠前韵,仍谱四声 湘月 其二 冬至子夜叠前韵 湘月 秋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赶鞘 捉奸见床 缶字旁的字 荆榛满目 包含谟的词语有哪些 引吭高唱 西字头的字 邑字旁的字 上交不谄 自由泛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镸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智力运动会 质子军 诲饬 犬马之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