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0: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0:14:42
西王母桃种我家。
三千阳春始一花。
结实苦迟为人笑。
攀折唧唧长咨嗟。
西王母的桃树栽种在我家,
经过了三千个阳春才开出一朵花。
结果果实迟迟不能成熟,
我攀折桃枝,长叹不已。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以豪放、奔放的个性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山水自然和历史豪情。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脱俗的风格,也有气势磅礴的作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李白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后,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与收获之间的落差。诗中提到的桃花,与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愿望相结合,反映出他对时间、生命、理想的复杂情感。
《庭前晚开花》通过桃树的生长象征人生命运的曲折与艰辛。开花的迟缓与果实的未能如愿,暗示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西王母的桃树,象征着长寿与美好的愿望,但时间的流逝却使得这些愿望变得遥不可及。李白以“攀折唧唧长咨嗟”的情景,传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情感由怀念、无奈到感叹,层次丰富,令人深思。
李白善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桃树的意象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句流畅而富有音乐感,展现了李白卓越的诗歌才华。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在漫长等待中产生的无奈和感慨。通过桃树的意象,诗人反思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流逝,表达对美好愿望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诗中“西王母”代表什么?
“三千阳春始一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李白的《庭前晚开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人生态度。然而,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一种淡泊明志、清静无为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