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感》

时间: 2025-05-12 13:40:42

诗句

世事纷纷无已时,劝君杯到不须辞。

但能烂醉三千日,楚汉兴亡总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40:42

原文展示:

陆游的《杂感》原文如下:

世事纷纷无已时,劝君杯到不须辞。
但能烂醉三千日,楚汉兴亡总不知。

白话文翻译:

在纷乱的世事中,没有尽头的时光,我劝你喝酒吧,不必推辞。只要能醉倒三千天,楚汉的兴亡我就都不去理会。

注释:

  • 世事纷纷:世间事务纷繁复杂。
  • 无已时:没有尽头的时间。
  • 劝君:劝你,指对朋友的劝说。
  • 杯到不须辞:酒杯到来时不必推辞,意为大胆饮酒。
  • 烂醉:形容醉得非常厉害。
  • 三千日:三千天,形容时间之长。
  • 楚汉兴亡:指楚汉之争,代表历史上的兴亡变化。

典故解析:

楚汉兴亡指的是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间,楚国与汉国之间的战争,这段历史充满了波折与变迁,体现了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变幻。诗中透出一种对历史的漠然态度,强调个体在面对纷扰的世事时,选择沉醉于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悲壮著称,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个人的遭遇和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他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失意,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历史变迁的淡漠。通过饮酒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苦闷。

诗歌鉴赏:

陆游的《杂感》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历史感的诗作。诗歌开头通过对“世事纷纷”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与人事无常的感慨。接着,陆游以劝酒的方式引导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过往历史的漠视。他认为,与其关注楚汉的兴亡,不如沉醉于酒中,享受当下的快乐。

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富有韵律感。情感上,陆游既有对历史的无奈,也有对人生的消极接受。通过“烂醉三千日”的夸张手法,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无畏和对生活的放纵。这种态度,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历史无情的警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世事纷纷无已时”:描绘了世间复杂多变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乱象的无奈。
    • 第二联“劝君杯到不须辞”:劝好友在这样的环境中,放下顾虑,尽情饮酒。
    • 第三联“但能烂醉三千日”:用夸张的方式表达对时间的向往。
    • 第四联“楚汉兴亡总不知”:表达了对历史的漠然态度,强调个人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了良好的音韵效果。
    • 夸张:如“三千日”强调时间的无尽。
    • 反讽:对历史的无所谓,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历史的漠然和对个人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放纵与逃避,是面对世事纷扰的一种解脱。
  • 楚汉:历史的象征,代表着不断变化的世事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杂感》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三国演义
    • b) 楚汉兴亡
    • c) 南北朝
  3. 诗中“烂醉三千日”的意思是?

    • a) 醉酒少喝
    • b) 尽情享乐
    • c) 不再饮酒

答案

  1. b) 宋代
  2. b) 楚汉兴亡
  3. b) 尽情享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杂感》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但陆游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无奈与逃避,而李白则是对人生的豪情万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显得沉郁,后者则更加激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河阳道中 寄贺郑常侍 江干即事 送卢郎中赴金州 送张乔下第归宣州 维摩畅林居(一作题维摩畅上人房) 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 宿凤翔天柱寺穷易玄上人房 送远上人 送安抚从兄夷偶中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目如悬珠 号唃大哭 辛字旁的字 余喘 无为自成 斝彝 女字旁的字 百不一遇 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拾遗求利 分气 乳水交融 鳥字旁的字 两面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