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月晦日作》

时间: 2025-04-27 15:39:45

诗句

菊枝倾倒不成丛,桐叶凋零已半空。

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9:45

原文展示:

菊枝倾倒不成丛,桐叶凋零已半空。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白话文翻译:

菊花的枝条倾斜着,再也无法聚成一丛;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凋落了一半,空中只剩下稀疏的枝叶。年纪渐长,自然多了许多感慨,不应该因秋风的萧瑟而感到悲凉。

注释:

  • 菊枝:指菊花的枝条,象征着坚韧和不屈。
  • 倾倒:倾斜,无法挺立,表明衰老的状态。
  • 桐叶:梧桐树的叶子,象征秋天的凋零。
  • 感慨:感受到的情感,常带有对人生或时光的感叹。
  • 萧瑟:形容秋天的冷清和凄凉。

典故解析:

“菊”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高洁、坚韧的品性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重阳节时有“菊花酒”的习俗,体现了对菊花的赞美和敬重。而“秋风”则常常与衰败、凋零相联系,寓意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诗歌风格豪放、悲壮,常常反映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九月,正值秋季,诗人在这个时节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九月晦日作》展现了陆游在晚年时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诗中以菊花和梧桐树的衰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秋风萧瑟的沉重感受。虽然自然界的变化让人感到凄凉,但诗人却不愿意沉浸在这种消极情绪中。他通过对身边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不应被外界的冷清所影响的态度。诗中流露出的感慨与坚韧,反映了陆游一生追求理想、渴望为国贡献的精神,尽管年华已逝,情怀依旧在心中燃烧,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菊枝倾倒不成丛:菊花因秋风的侵袭而倾斜,无法聚成一体,表现出自然的衰退。
    2. 桐叶凋零已半空: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凋落一半,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短暂。
    3. 自是老来多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到的感慨增多,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4. 不应萧瑟为秋风:强调即使秋风萧瑟,也不应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保持内心的坚韧。
  • 修辞手法

    1. 对仗:前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2.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梧桐叶:象征秋天的凋零与无常,反映人生的短暂。
  • 秋风:象征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醒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A. 玫瑰
    B. 菊花
    C. 桃花
    答案:B

  2. 诗人对秋风的态度是?
    A. 忧伤
    B. 感慨
    C. 不应萧瑟
    答案:C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
    B. 感慨与坚持
    C. 爱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陆游在《九月晦日作》中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慨形成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 牧童词 泾州塞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一作白居易诗) 古树 离宫怨 白鼍鸣 新除水曹郎,答白舍人见贺 春日早朝 酬朱庆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荏的成语 来者居上 殳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驾海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石字旁的字 欢喜若狂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应鼙 令行禁止 湘渊 贻统 黍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包含语的词语有哪些 秘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