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9:12
清远江峡山寺
作者:张说(唐代)
流落经荒处,逍遥此梵宫。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流落在一处偏僻的寺庙,享受着宁静和悠闲的生活。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在吐露明月的光辉,石壁上淡淡的烟雾映衬着红色的余晖。宝塔的灵气飘荡而来,悬挂的供品显示出自然的造化之功。竹林间弥漫着香气,松风轻拂,引发了悠扬的乐声。檐下的窗户飞舞着花瓣,廊道的水流声激荡而过。猿声在山谷中回荡,鱼儿在空旷的江水中嬉戏。静默的境界何其珍贵,唯有心灵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张说,唐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常描写山水、佛教等题材。他的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间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表现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意图。
《清远江峡山寺》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心灵宁静的诗。在诗中,张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寺庙周围的自然美景,云峰、石壁、宝塔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理想的修道环境。诗中“流落经荒处,逍遥此梵宫”开篇便道出了诗人的心境,身处荒凉之地,却因寺庙的宁静而感到自在。
接下来的描写更是让人陶醉:云峰吐白月,石壁淡烟红,巧妙地运用视觉与色彩的对比,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之美。宝塔与悬龛的描写则体现了宗教的神秘感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仿佛在告诉我们,心灵的宁静来自于自然与信仰的结合。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猿鸣和鱼戏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则是整首诗的哲理升华,强调了内心的平和才是最重要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描绘,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哪一意象象征着宗教的神圣?
A. 云峰
B. 宝塔
C. 猿鸣
D. 鱼戏
填空题:诗中提到“静默将何贵,惟应__同”,填入合适的词。
判断题:张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对/错)
《清远江峡山寺》与王维的《终南山》都描绘了自然与宁静,但王维更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而张说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哲理思考。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张说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