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0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02:03
颇怯冥搜恼藏神,却瘞思砚学元实。
墨家何以得公重,诗债又来欺我贫。
镜面松身纷楚楚,金举笏样本陈陈。
嬾边此宝端无用,送似草玄扬子云。
我常常畏惧在黑暗中探求隐藏的神秘,却又埋藏着对砚台的思考与对真实的追求。
墨家为何能够受到重视,诗歌的负担又为何来欺骗我的贫困。
镜面上松身的影像纷纷而现,金色的举笏样本依旧陈旧。
在这边,这样的宝贵东西根本没有用处,送给人就像草玄扬子云那样无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经济困乏使得文人面临诸多困境,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思考。
杨万里的《和昌英簿叔求潘墨》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深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学问与社会环境的思索。诗中“怯冥搜恼藏神”表现了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求,但在追求中又充满了畏惧与无奈,暗示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受。紧接着的“墨家何以得公重,诗债又来欺我贫”则揭示了社会对文人的重视与个人的困境。墨家象征着智慧与权威,而“诗债”则是对文人身份的反思,折射出创作的辛酸与负担。
通过“镜面松身纷楚楚,金举笏样本陈陈”,诗人用镜子与权杖的意象,展现出世俗的繁华与个人的失落,反映了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思考。最后以“嬾边此宝端无用,送似草玄扬子云”作结,表达了对无用之物的轻视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展示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失落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真理与知识过程中遭遇的困惑与失落,表达了对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怯冥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畏惧
C. 喜悦
答案:B
“墨家”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威
C. 自由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与李白的诗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