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

时间: 2025-05-25 05:50:07

诗句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余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0:07

原文展示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
作者:欧阳修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余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平的反思和对友人的感激。诗人承认自己一生在外漂泊,已经二十年未曾归家;虽然自己愚笨,但仍然努力追求进步,感到羞愧。经历了许多忧愁,身心疲惫,虽仍旧勉力向前。朋友们逐渐凋零,只有在鴈池旁的孤独。在喧嚣的世俗中,良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逝。作者在公堂上常常偷得闲暇,向老师请教,努力攻克难题。老师的教诲总是耐心周到,且自己的谈论也可以汇编成书。虽然仰望高人自己无法企及,但与优秀者相交也算是幸事。报国的理想如同乖戾的愿望,宁愿归田耕作也不愿追逐功名。希望自己不辜负知己的期待,不愿为了名利而迁移。

注释

  • 羁单:指漂泊无依,孤独的状态。
  • 因缘:因果关系,这里指进步的原因和机会。
  • 疲驽:疲惫的马,形容自己状态的萎顿。
  • :枯萎,形容朋友们的相继离去。
  • :遮蔽,指世俗的琐事侵扰心境。
  • 公斋:指公事的书房。
  • 师席:老师的座位,指求教于老师的机会。
  • 希骥:指渴望与优秀的人交往。
  • 乖愿:指难以实现的愿望。
  • 归耕:回归田园,隐退而不追求功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以散文和诗歌著称,倡导“文以载道”,在诗歌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欧阳修在被太傅相公赠诗之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谢,同时也是对自身历程的回顾,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是欧阳修在友人赠诗后回应的作品,整首诗语调沉郁,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淡然,反映出诗人经历的孤独与疲惫。开篇以“踪迹本羁单”引入,直接点出自己二十年的漂泊生涯,接着表达了自己对愚笨的自省与羞愧,显示出对自我价值的审视。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展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仍然不放弃努力。这种坚韧的精神让人感到钦佩。接着提到“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不仅道出了朋友的离去之痛,也折射出人生无常的哲理。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深刻,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看淡和对理想归隐生活的向往。特别是“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这里展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最终选择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知己的重视和对名利的拒绝。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而含蓄,显示了欧阳修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踪迹本羁单:我本是一个孤独漂泊的人。
  2. 登门二十年:已经在外漂泊了二十年。
  3. 平生任愚拙:一生以来我都任凭自己的愚笨。
  4. 自进耻因缘:对于自己的进步感到羞愧,这种羞愧来自于因缘的关系。
  5. 忧患经多矣:经历的忧愁与患难已经很多。
  6. 疲驽尚勉旃:即使疲惫如驽马,也仍然努力向前。
  7. 凋零谷友:朋友们逐渐凋零。
  8. 惟悴鴈池边:只剩下孤独在鴈池旁。
  9. 忽忽良时失:良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逝。
  10. 区区俗虑阗:世俗的琐事遮蔽了心智。
  11. 公斋每偷暇:在公事的书房中常常偷得闲暇。
  12. 师席屡攻坚:多次向老师请教,努力攻克难题。
  13. 善诲常无倦:老师的教诲总是耐心而不厌倦。
  14. 余谈亦可编:我的谈论也可以整理成书。
  15. 仰高虽莫及:虽然无法企及高人。
  16. 希骥岂非贤:与优秀的人交往也是一种幸福。
  17. 报国如乖愿:报国的愿望如同难以实现的理想。
  18. 归耕宁买田:宁愿归田耕作,也不愿追逐功名。
  19. 期无辱知己:希望不辜负知己的期待。
  20. 肯逐利名迁:决不愿为了名利而迁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疲驽”,将自身状态比作疲惫的马,形象生动。
  • 排比:在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时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诗人在自我反省中,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羁单:象征着孤独与漂泊的生涯。
  • 鴈池:象征着友谊的逝去与孤独的情感。
  • 公斋:象征着学术追求与求知的地方。
  • :象征着优秀的人才,表达了对高人的仰慕。
  • 归耕: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拒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欧阳修在诗中提到自己漂泊了多少年?

    • A. 十年
    • B. 二十年
    • C. 三十年
    • D. 四十年
  2. 在诗中,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追逐
    • B. 轻视与拒绝
    • C. 依赖与追求
    • D. 忽视与放弃
  3. “善诲常无倦”中“善诲”的意思是:

    • A. 友善的教导
    • B. 优秀的教育
    • C. 认真教授
    • D. 精明的劝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1. 欧阳修 vs. 苏轼:两者都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欧阳修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反省,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出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
  2. 欧阳修 vs. 王安石:王安石的诗中常有政治理想,欧阳修则更强调个人与友谊的关系,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欧阳修诗文集》
  2. 《宋代文学史》
  3.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玄麓山八景 其八 蕊珠岩 题玄麓山八景 其七 飞雨洞 题玄麓山八景 其六 五折泉 题玄麓山八景 其五 饮鹤川 题玄麓山八景 其四 翠霞屏 题玄麓山八景 其三 钓雪矶 题玄麓山八景 其二 凤箫台 题玄麓山八景 其一 桃花涧 俚咏寄义门郑十山长叔侄追述严陵别意 送黄尊师西还九宫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借亲 回惊作喜 犬字旁的字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厄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包含捉的成语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埙唱篪应 门庭 龠字旁的字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诡形奇制 耳字旁的字 橡茹藿歠 兽穷则齧 拈斤播两 赤体上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