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36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
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
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
早年便对深奥的学问有所精通,常常心怀恳切的忠诚。
如同云龙一样历经千载,所著典籍在三公之中独占鳌头。
论谏之时宁可中止,谋划大计时绝不苟同。
这样的心志又有谁能理解?志士们在秋风中悲泣。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风格豪放而深沉。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是陆游为魏国史公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追悼与敬仰。魏国史公在朝中以忠诚和才智著称,陆游通过此诗追忆其生平,并对其志向表示惋惜。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魏国史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早擅渊源学”与“常怀恳款忠”展示了史公的学识与忠诚,后者尤其强调了他对国家的忠心。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云龙际千载”所描绘,史公的才华不仅在当代显赫,亦为后世所铭记。接下来的两句“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则暗示了他在劝谏君主时的坚守原则,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最后一句“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情感至深,流露出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与感慨,表现出对理想与忠诚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不仅有历史的厚重感,更有一种对未来的悲观与忧虑,使其在情感上更为直击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魏国史公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诚、理想与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缅怀历史人物的同时,反思自身的志向与理想,体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历史的思考。
“早擅渊源学”意指:
A. 对历史的研究
B. 对深奥学问的熟悉
C. 对军事战略的了解
D. 对文学的热爱
本诗中提到的“三公”指的是:
A. 三位诗人
B. 三个国家
C. 古代的最高官职
D. 三个家族
诗中“志士泣秋风”表达的情感是:
A. 欢乐
B. 悲伤与惋惜
C. 愤怒
D. 迷茫
陆游的《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与杜甫的《秋夕》,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陆游更侧重于对忠诚与才华的赞美,而杜甫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