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4:3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38:14
洁蠲老笔记祠庭,更把辞情韵入声。
誓守松楸为得死,肯戕桑梓买偷生。
衣冠图画君心事,香火焚修子血诚。
孝义本来无世变,有谁下马拂阴茔。
在这洁净的祠堂,我记录着古老的笔记,更将辞章的情韵融入声音。
我发誓要守护这松树和楸树,宁愿死去,也不愿意为了苟活而伤害故乡的土地。
身着华丽衣冠的画作表达着君主的心事,香火燃烧着修缮祠堂所需的诚意。
孝道和义气本无世俗的变化,谁愿意下马去拂去那阴暗的墓地?
陈著,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常常在诗中融入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
《题梅逸林隐君祠》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对忠义和孝道的重视,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梅逸林隐君祠的描写,表达对故乡和先人的敬仰,以及对忠义精神的坚守。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祠堂,传达了诗人对忠义和孝道的深刻理解。祠堂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对先人的崇敬。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洁蠲”形容祠堂的清净,暗示着一种纯洁的精神追求。接着提到的“辞情韵入声”,不仅是对诗词的热爱,也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誓守松楸为得死,肯戕桑梓买偷生”这句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不愿出卖故乡的决心,显示出他对家国的忠诚和对个人生存的反思。松树和楸树象征着长青的精神,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后几句中,诗人通过“衣冠图画君心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理解,而“香火焚修子血诚”则强调了世代相传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感恩。最后一句则质疑了世间的变化,强调了孝义的恒久不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传统美德的渴望。
全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整首诗围绕着忠义和孝道,表达了对故乡和先人的怀念,强调了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与恒久性。
诗中“松楸”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坚韧与长寿
C. 忍耐
“誓守松楸为得死”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存的恐惧
B. 对故乡的忠诚
C. 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