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25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
作者: 黄机 〔宋代〕
漠漠波浮云影,
遥遥天接山痕。
一声渔唱起苹汀,
名利缘渠唤醒。
短棹拟携西子,
长吟时吊湘灵。
白鸥容我作同盟,
占取两湖清影。
这首诗描绘了湖面波荡,云影浮动的景象,远处的天际与山影相接。渔夫在浮萍边唱着歌声,唤醒了对名利的思索。短小的桨划着水,想要邀约西子(西湖的美人),长吟的同时怀念湘灵(屈原的灵魂)。白鸥愿意成为我的盟友,携带着两湖的清晰影像。
作者介绍:黄机,字仲明,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自幼聪慧,才情出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机游览洞庭湖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名利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生活的哲学看法。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以其悠远的意境和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漠漠波浮云影,遥遥天接山痕”,通过描绘水面和天空的交融,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
接下来的“一声渔唱起苹汀”,则通过渔夫的歌声,打破了宁静,唤醒了诗人对名利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世俗之间的挣扎。短棹和长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的“白鸥容我作同盟”,不仅象征了追求自由的愿望,也反映了诗人对清澈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情景交融,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由追求与理想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地方的美人?
A. 西湖
B. 洞庭湖
C. 长江
“漠漠波浮云影”中的“漠漠”是指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晰
B. 朦胧
C. 明亮
诗中提到的“湘灵”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