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14:15
饮飞挟宸舟,彩鷁粲云母。
波涵太液秋,影动灵鼍吼。
观云棹水撷菱蕖,冯夷击鼓群龙趍。
飘飘仙袂随风举,帝怜飞燕结缨裾。
当时得意更深眷,承恩日在昭阳殿。
兹游奇绝冠平生,三十六宫俱健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飞燕乘坐着华丽的船只,穿行在波光粼粼的秋水之中。水波映衬着秋天的太液池,影子在水面上摇曳,仿佛灵鼍在吼叫。诗人观赏着云彩,划着小船,采摘着水边的菱角和荷花,仿佛听到了冯夷(神话中的乐神)击鼓声,群龙在水面嬉戏。仙女的衣袂在风中飘动,天帝怜惜飞燕,给她结上了美丽的缨带。那时的她得意洋洋,深受天子的宠爱,恩宠在昭阳殿日渐加深。如今的游玩奇绝,超越平生,三十六宫中所有人都羡慕不已。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较为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多描绘皇室生活及其周围的美好事物,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三辅黄图》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盛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飞燕的美丽与优雅,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轻盈、飘逸的景象。开头的“饮飞挟宸舟”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紧接着“彩鷁粲云母”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视觉的美感。诗中展现的太液池的秋景,影子在水中摇曳,仿佛灵鼍在吟唱,既有自然的韵味,又体现了诗人的感性和细腻。
诗中“观云棹水撷菱蕖”一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画面,进一步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同时,提到的冯夷与群龙,象征着欢乐与生机,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场景。
后面的“飘飘仙袂随风举”,让人联想到仙女的轻盈与灵动,诗人借此表达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最后几句则是对飞燕的赞美与羡慕,表现了对权力与宠爱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化状态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权力与宠爱的渴望,反映了宋代上层社会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太液池”主要代表什么?
A. 自然美景
B. 皇室生活
C. 诗人的情感
D. 以上皆是
“飘飘仙袂随风举”中的“仙袂”指的是哪个意象?
A. 自然风光
B. 仙女的衣袂
C. 水中的影子
D. 飞燕的身影
诗中提到的“冯夷”象征什么?
A. 乐神
B. 皇帝
C. 飞燕
D. 秋天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