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10:06
雁山
作者: 陈壶中 〔宋代〕
山川秘灵迹,海近气常阴。
尊者何年在,樵人去路深。
云龙归绝顶,花鸟傍禅心。
十八前朝寺,哀猿空夜吟。
这首诗描绘了雁山的幽静与神秘。山川间隐藏着灵气,海洋的气候总是阴沉。尊者(指高僧或圣人)不知何年再现,樵夫的去路却愈发幽深。云龙归于山顶,花鸟依偎在禅心旁。十八年前的寺庙中,哀猿在空夜中低吟。
陈壶中,生于宋代,因其诗歌中多展现山水意境和禅宗思想而受到关注。他的作品往往富有哲理,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此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可能身处雁山,感受其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借此表达对高僧和人世无常的思考。
《雁山》是一首以风景入诗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山川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世的感悟。开篇“山川秘灵迹”便将全诗的基调定在一种神秘的氛围中,暗示着大自然的深邃与人类的渺小。其次提到“海近气常阴”,不仅描绘了气候的阴郁,也暗示了人心的沉重与无奈。
接下来的“尊者何年在”则引发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似乎在追问高人的踪迹,实际上是对理想人格的追寻。樵人“去路深”,则是对平凡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中艰难前行的身影。
后半部分的“云龙归绝顶,花鸟傍禅心”则是对自然与心灵的结合,象征着一种和谐的境界。最后一句提到的“哀猿空夜吟”,更是将诗歌推向了高潮,表现了孤独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情感。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致中,渗透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围绕自然景观展开,反映出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思考,对高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孤独与寂静的感慨,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山川秘灵迹”中的“灵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神秘的痕迹
C.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尊者”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僧或圣人
C. 樵人
“哀猿空夜吟”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感伤
C.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