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5:53
西江月·人西山路
尹志平 〔元代〕
石径云梯路险,攀萝揽葛难行。
洞天深处水山明,远却尘寰视听。
土洞安眠稳坐,松岩耳静心清。
不须更羡许由名,便是超凡入圣。
这条小石径如同云梯,崎岖险峻,攀爬藤萝和葛藤十分艰难。在洞天深处,水光山色清晰明亮,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与听闻。坐在土洞中安稳入眠,耳边松树的摇曳让心灵宁静而清明。无需再羡慕许由的名声,已经是超凡脱俗、入圣的存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尹志平,元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隐逸生活与超然态度。其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隐士在山中静修的生活,反映了作者对超然世外、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生活在元代的尹志平,面对动荡的社会,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平和。
《西江月·人西山路》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中宁静的自然景色与超凡脱俗的心境。开篇以“石径云梯路险”引入,刻画出山路的崎岖,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能够感受到攀登的艰辛。接着“洞天深处水山明”,展现了隐士所处的清幽环境,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诗中“远却尘寰视听”则进一步表达了隐士远离尘世的愿望,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独立。接下来的两句“土洞安眠稳坐,松岩耳静心清”则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安逸,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让人心灵得到洗涤。最后两句“不须更羡许由名,便是超凡入圣”,则是诗人对许由的隐士生活的赞美,表明自己已然达到那种超然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超然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受到大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超然态度,反映出一种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许由”代表什么?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隐士,象征着高洁的名声
C. 一位历史人物
诗中“土洞安眠稳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疲惫的心情
B. 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安宁
C. 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诗人通过哪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A. 拟人
B. 比喻与对仗
C. 夸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