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七返*砂返本》

时间: 2025-05-14 03:12:52

诗句

七返*砂返本,丹须日用烹煎。

坤宫药物采归乾。

黑虎赤龙相见。

泰否调和得一,中庸三五还元。

灵光射透九重天。

静处当峰月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3:12:52

原文展示:

七返砂返本,丹须日用烹煎。
坤宫药物采归乾。黑虎赤龙相见。
泰否调和得一,中庸三五还元。
灵光射透九重天,静处当峰月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的是炼丹的过程,七次回炉炼制砂子,红色的须发在阳光下煮沸。
从坤宫采集的药物回到乾宫。黑虎与赤龙在此相遇。
阴阳调和,获得了统一,中庸之道使三五之数回归本源。
灵光射穿九重天,宁静的地方明月高悬。

注释:

  • 七返:指炼丹过程中反复回炉的次数。
  • 砂返本:砂子回归本质。
  • 丹须:指炼丹所需的红色物质。
  • 坤宫:道教中的阴阳象征,坤为阴,乾为阳。
  • 黑虎赤龙:象征阴阳两种力量的相遇。
  • 中庸:指中正平和的状态。
  • 三五:古代哲学中数字的象征,三与五的调和。
  • 灵光:指灵性之光,象征智慧和启示。
  • 九重天:古代传说中的天界,象征高远的境界。
  • 静处:指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道宽,元代诗人,以其道教思想和炼丹术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道家哲学,强调自然和宇宙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道教的炼丹文化和哲学思想,表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道教在元代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诗人通过炼丹隐喻人生的修炼与升华。

诗歌鉴赏:

《西江月·七返砂返本》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诗中通过炼丹的过程象征了人生的修炼与内心的升华。开头的“七返砂返本”强调了道教中对反复锤炼、追求至纯至真的信念,暗示了修炼的艰难与必要。接下来的“丹须日用烹煎”,则描绘了炼丹过程中的细致与专注,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黑虎赤龙相见”,生动地描绘了阴阳的交融与和谐,象征着宇宙中的对立统一。接着“泰否调和得一”,展示了道家思想中对平衡与和谐的重视,而中庸之道则强调了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最后两句“灵光射透九重天,静处当峰月现”,则将读者引向一种超然的境界,展现了内心的智慧和宁静。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意象丰富,既有道教的神秘感,又有哲学的深邃思考,令人回味无穷,促使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及内在的修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七返砂返本”:炼丹过程中反复多次,旨在追求本质的纯净。
    • “丹须日用烹煎”:炼制丹药的过程需要日常的努力与坚持。
    • “坤宫药物采归乾”:从阴阳的角度,药物的采集与炼制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 “黑虎赤龙相见”:象征着阴阳的结合与对立统一。
    • “泰否调和得一”:反映了道教思想中的和谐与平衡。
    • “中庸三五还元”:强调道德与哲学的中庸之道。
    • “灵光射透九重天”:展示智慧的光芒照亮高远的理想。
    • “静处当峰月现”:宁静的心境可以迎来明月的照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黑虎赤龙”,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炼丹与人生修行相提并论,富有哲理。
    • 象征:使用自然界的意象(如月、虎、龙)象征内心的智慧与和谐。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讨生命的修炼和内心的和谐,通过炼丹的过程隐喻人生的追求。诗人以道教哲学为背景,强调平衡、和谐及内在智慧的重要性,展现了一种追求真理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人生的磨砺与回归本质的过程。
  • :代表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 黑虎赤龙:象征阴阳的对立与统一。
  • 灵光:智慧与启示的象征。
  • :象征宁静与内心的觉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七返”是指什么?

    • A) 一次
    • B) 七次
    • C) 三次
    • D) 五次
  2. “黑虎赤龙”象征什么?

    • A) 仅代表黑与红
    • B) 阴阳的对立统一
    •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 D) 不同的情感状态
  3. 诗中提到的“灵光”代表什么?

    • A) 智慧与启示
    • B) 物质财富
    • C) 外在荣华
    • D)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七次
  2. B) 阴阳的对立统一
  3. A) 智慧与启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高道宽的《西江月·七返砂返本》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意境上都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前者更多地强调内心的修炼与和谐,后者则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悟与孤独的心境。两者在形式上也都注重对仗和音韵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词研究》
  • 《古代炼丹术与文学的关系》

相关查询

题王少府尧山隐处,简陆鄱阳 寻张逸人山居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和州留别穆郎中 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 新安奉送穆谕德归朝,赋得行字 松江独宿 新息道中作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晚泊湘江怀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花说柳说 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又当别论 福功 停僮葱翠 鹿字旁的字 骨腾肉飞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户字头的字 耳字旁的字 从长计议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泛泛之人 齲字旁的字 包含封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刚正不阿 包含溘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