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2:50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扬州西灵塔时的所见所感。宝塔高耸入云,俯瞰四周的景色。高塔的顶端与宇宙的元气相合,直指海面与云天的辽阔。万物在空中分隔,三天的景象像画梁一样连接着。水面上金色的寺庙影子摇曳,阳光下如火珠般闪耀。鸟儿轻轻拂过琼帘,霞光映衬着华丽的栱柱。目光随远方的行路而断,心情随着远航的帆船而飞扬。露水沐浴着梧桐和楸树,霜冻催黄了橘子和柚子。若能看见那玉笔般的光辉,在此时此刻照亮迷惘的方向。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和想象丰富著称,常表现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李白在其一生中多次游历,尤其是对江南的赞美不断。此诗写于他游历扬州时,登上西灵塔,感受秋日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西灵塔的壮丽为起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受。开头两句“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描绘出高耸的塔楼与辽阔的视野,仿佛将人带入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将塔顶与自然的元气相融合,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秋日的美景,如“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不仅展现了塔影与阳光的交映,更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气氛。鸟儿掠过、霞光辉映,仿佛在诉说着一种生机与活力。
末尾两句“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则是对自然季节变化的细致刻画,白露和霜寒让秋天的色彩更加鲜明,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对美的赞叹,还有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秋日的赞美,以及在辽阔的天地间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高塔的登临,诗人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短暂,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宝塔”象征什么?
“水摇金刹影”中的“金刹”指的是什么?
诗中“霜催橘柚黄”表达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