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54:19
蝶恋花 送芙初南归二解 其一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帘底斜阳红一线。
怕近黄昏,不放银钓卷。
烛影西堂看又短。
金尊只讶宵来浅。
赋罢离情魂欲断。
砧杵谁家,唤起征人怨。
冷到秋心秋不管。
芙蓉却在江南岸。
帘子底下,斜阳映出一线红光。
我害怕黄昏来临,不敢收起银色的钓竿。
烛光映照着西堂,时间又显得短暂。
金色的酒杯让我惊讶,夜晚如此短浅。
诗词写罢,离情缠绕,心灵几欲断绝。
不知是哪家在敲打砧杵,唤起征人的怨恨。
秋天的冷意侵袭,我的心事却无从诉说。
芙蓉花依旧在江南岸盛开。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且含蓄。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送别友人芙初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在黄昏时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蝶恋花 送芙初南归二解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词作。开篇用“帘底斜阳红一线”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黄昏场景。斜阳的照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来临。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烛光和酒杯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短暂的欢愉与无奈。诗人在写完离别的词句后,内心的痛苦与惆怅似乎达到了顶点,“魂欲断”一语道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此外,诗中“砧杵谁家”一联,将思乡情愫与离别之感交织在一起,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友人的不舍。最后一句“芙蓉却在江南岸”以芙蓉花作为结尾,既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黄昏、离别、美好记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帘底斜阳红一线”中的“斜阳”指的是?
A. 早晨的阳光
B. 黄昏的阳光
C. 正午的阳光
D. 午夜的阳光
作者在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什么感情?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无所谓
“砧杵谁家”中“砧杵”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做饭的工具
C. 农具
D. 玩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