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0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08:48
蝶恋花
作者: 张景祁 〔清代〕
飞盖西园春已半。
笑倚花前,手自调银管。
杏子单衫随意换。
曲阑干外莺声软。
蜜炬催归芳思乱。
一缕行云,不到青溪畔。
欲采蘅芜难寄远。
瘦金小字题团扇。
这首词描绘了西园的春天已经过半,作者笑着倚靠在花前,自己调弄着银色的乐器。杏色的单衣随意更换,曲阑干外,黄莺的歌声柔软动人。蜜蜡点燃的烛光催促着归家的思绪纷乱,飘动的云丝没有飞到青溪边。想要采摘蘅芜却难以寄托远方的情思,最后用瘦金小字在团扇上题写。
张景祁(公元1641-1710),清代诗人,以词才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词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繁盛之时,诗人借此表达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夹杂着对远方情思的寄托。
《蝶恋花》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整首词以轻快的节奏、优美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愉悦的生活状态。开篇“飞盖西园春已半”,便将读者带入了春意盎然的场景,诗人依靠花前,悠然自得,调弄银管,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杏子单衫随意换”,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丰富多彩的服饰,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气息。此时,曲阑外的黄莺轻声鸣叫,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接下来的“蜜炬催归芳思乱”,隐喻着夜晚的温馨与对归家的思念,情感在此刻变得复杂而微妙。
最后两句“一缕行云,不到青溪畔。欲采蘅芜难寄远”,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无奈,蘅芜作为寄托情感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结尾的“瘦金小字题团扇”,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书法的喜爱,也是对情感寄托的一种形式,给整首词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整首诗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诗人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远方情思的寄托,情感复杂而细腻,体现了清代词作的艺术魅力。
《蝶恋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蜜炬催归芳思乱”中“蜜炬”指的是什么?
A. 蜂蜜
B. 蜡烛
C. 蜜蜂
D. 糖果
整首词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远方的思念
C. 对生活的热爱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