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3:38
水性日就下,大江日东驰。不知舟行远,但觉青山移。我方念俦侣,手反坐拄颐。天风吹衣裳,明月来相随。乘流非不住,逝者乃如斯。滔滔适意中,忽然令人悲。壮岁难再得,修名安可期。
水面上,太阳渐渐下沉,滔滔大江也向东奔流。我不知道船已经行驶了多远,只觉得青山在慢慢移动。我此时正在思念我的朋友,手撑着下巴坐着。天风轻轻拂过衣裳,明月悄然跟随在旁。乘着江水并非不想停下,然而时间却像流水一样逝去。在这滔滔江水中,虽然心中舒适,忽然却又令人感到悲伤。壮丽的青春难以再得,修名又何能期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舟中有感》写于杨基乘船游江时,感受到江河流动的无尽与朋友的思念,表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惋惜。
《舟中有感》通过描绘船行江上所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开篇的“水性日就下,大江日东驰”展示了壮丽的自然场景,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流动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由对外界的观察,逐渐转向内心的感受,思绪的飞扬与情感的流露使得整个诗歌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后半部分的“壮岁难再得,修名安可期”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的意象运用得恰到好处,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青山的移动则暗示着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还有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的思考。这种将自然与人生哲理结合的写作手法,体现了杨基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中的水、山、月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面,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生的无常,呼应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中“水性日就下”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水的平静
B. 时间的流逝
C. 朋友的思念
“壮岁难再得”意指什么?
A. 青春的珍贵
B. 友情的永恒
C.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
A. 财富
B. 思念与孤独
C. 朋友的陪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