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19
千叶桃花(并序)
作者:杨基 〔明代〕
江花先好还先落,二月芳菲已萧索。
掖垣一树独开迟,嫩叶茏苁抱香萼。
朝来小雨浥轻红,春色千重与万重。
点注定知烦晓露,剪裁宁不费春工。
春来到处寻桃李,不道东阑花自美。
伤心世事总如花,何用劳劳行万里。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花朵在二月时已经凋零,尽管有一棵桃花在墙角独自绽放。轻雨滋润了花瓣,春色层层叠叠。诗人叹息,虽然春天到处寻找桃李,但却未曾注意到墙角的花朵是如此之美。最后,诗人感慨世事如同花朵般短暂,何必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千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春色千重与万重”可理解为对春天繁花似锦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春光与美好事物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字仲华,号云水,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季,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千叶桃花》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佳作,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开篇提到“江花先好还先落”,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花开花落之间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掖垣一树独开迟”的描绘,展现了春天中少数花朵的孤独与坚韧。
“朝来小雨浥轻红”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春雨轻轻滋润花瓣的情景,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转而表达对世事的无奈,认为花朵虽美,世事却如花般瞬息万变,令其感到伤心。
最后一句“何用劳劳行万里”更是点出诗人对人生追求的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江花先好还先落”以花的盛衰比喻人生的无常;“朝来小雨浥轻红”则通过拟人化手法描绘出自然的生动情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而不必过于追求远方的名利。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带有自然的美感,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悟。
诗词测试
《千叶桃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基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朝来小雨浥轻红”中的“轻红”指的是什么?
A. 轻红的云彩
B. 轻红的花瓣
C. 轻红的叶子
D. 轻红的阳光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人生奔波的追求
B. 对名利的向往
C.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个主题下表达的情感与视角各有不同,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与多样性。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千叶桃花》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