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6:57
山中杂兴 其四
作者: 王冕 〔元代〕
拄杖听鸣鸠,青山树色稠。
雨寒云不起,沙乱水交流。
对景堪垂涕,无为亦动愁。
疲民正无奈,谁解为君筹?
在山中拄着手杖,听到杜鹃的鸣叫,
青山的树木颜色浓密而深沉。
雨天寒冷,云层不见升起,
沙石混乱,水流也急促交错。
面对这样的景象,令人忍不住落泪,
无所作为也让人心中忧愁。
疲惫的百姓正在无奈之中,
又有谁能理解为你出谋划策呢?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诗人,字宗白,号逸少,生于元代中期。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冕隐居山中之时,正值元代社会动荡、民众困苦,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山中杂兴 其四》以安静的山中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鸟鸣、树色和天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显哀伤的氛围。诗人拄杖而立,听着杜鹃的鸣叫,似乎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然而这种宁静却被眼前的寒雨和混乱的水流所打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尤为深刻,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更对社会现状表达了深切的关怀和无力感。面对疲惫的民众,诗人意识到自己虽身处山中,无法直接施以援手,但内心却始终惦记着他们的苦难与困境。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思考与反思,展现了王冕作为一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无助的百姓的深切关怀,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使用了哪种鸟来象征悲伤?
A. 燕子
B. 杜鹃
C. 鹰
D. 雀
“对景堪垂涕”的意思是?
A. 看风景很开心
B. 看风景感到悲伤
C. 对景色无感
D. 风景优美
诗中提到的“疲民”指的是?
A. 富人
B. 官员
C. 无助的百姓
D. 隐士
答案: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冕的《山中杂兴 其四》和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王冕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忧愁,而杜甫则通过悲壮的景象展现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两者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均流露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们命运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