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4:58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路字刘太真撰序
作者:贾邕 〔唐代〕
子欲适东周,门人盈歧路。
高标信难仰,薄官非始务。
绵邈千里途,裴回四郊暮。
征车日云远,抚已惭深顾。
这位年轻人想要前往东周,门徒们在路口纷纷相送。
他本是高标志士,难以仰望,薄薄的官职也非他所愿。
漫长而遥远的旅途,四周的景色在黄昏中渐显朦胧。
征途的车马在日落时分变得遥远,我抚今追昔,不禁感到惭愧。
此诗中提到的“东周”不仅是地理名词,也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代表着文化、理想与追求。古代文人常以“东周”作比,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贾邕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雅士的时代。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他送别好友萧颖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对自身理想未实现的感慨。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惆怅。开篇即以“子欲适东周”引出送别的场景,随即描绘了人们在路口的热闹送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表达对友人前途的祝福时,诗人却感到自身的无奈与惭愧,显示出一种对理想的不甘与向往。诗中“高标信难仰,薄官非始务”更是道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对友人的欣赏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未来的期盼,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深刻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思想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子欲适东周”中的“适”字意思是:
A. 适应
B. 前往
C. 合适
“高标信难仰”中的“高标”指的是:
A. 高官
B. 有志之士
C. 高山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祝福与惆怅
B. 悲伤与绝望
C. 欢喜与庆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