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绝句九首 其二》

时间: 2025-05-22 19:56:35

诗句

花自飘零草自荣,何须惆怅独关情。

高轩日永成危坐,隔水风来闻锻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9:56:35

原文展示:

花自飘零草自荣,何须惆怅独关情。
高轩日永成危坐,隔水风来闻锻声。

白话文翻译:

花瓣自会飘落,草儿却会自盛,何必因此而感到忧伤?
高高的轩窗前,日光明媚,我独自坐着,
隔着水面,阵阵风吹来,能听到锻造的声音。

注释:

  • 飘零:花瓣随风飘落,形容花的凋零。
  • 草自荣:草木自会生长茂盛,强调自然的生生不息。
  • 惆怅:忧愁、失落的情感。
  • 高轩:高大的窗庭,通常指居所或书房。
  • 日永:日光持续,形容时间的悠长。
  • 危坐:高高地坐着,可能暗示一种孤独的状态。
  • 锻声:锻造时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劳动和创造。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表现的自然法则与人生哲理,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号君实,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及军事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是元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时代背景动荡,刘基面对社会的不安与个人的孤独,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诗的开头提到“花自飘零草自荣”,暗示生命的凋零与繁盛是自然规律,花虽美丽却难以久存,而草则顽强地生长。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对生命态度的豁达。

接下来的“何须惆怅独关情”,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自我安慰。他劝诫自己不必因花的凋零而感到惆怅,因为自然的法则是循环往复的。高轩日永成危坐,隐喻着诗人在光明的日子里却感到孤独,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一句“隔水风来闻锻声”,则通过听觉引入外界的劳动景象,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与人间的烟火气。整体而言,这首诗兼具自然哲学与人文关怀,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孤独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强调世事的无常与流转。
    • 第二联转向内心的反思,表现孤独与思考的冲突。
    • 最后一联则通过外部声音的引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的运用,如“花”“草”“高轩”等,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个体的孤独,通过自然的变化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接受。

意象分析:

  • :象征美好与短暂,暗示生命的脆弱。
  • :象征坚韧与生长,表现生命的顽强。
  • 高轩:代表内心的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锻声:象征劳动与创造,体现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自荣”表达了什么样的生命观? a) 生命短暂
    b) 生命顽强
    c) 生命无常

  2. 诗人为何劝自己“何须惆怅”? a) 因为他不喜欢花
    b) 因为自然规律使然
    c) 因为他感到快乐

  3. “隔水风来闻锻声”中的“锻声”代表什么? a) 音乐
    b) 劳动的声音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 b) 生命顽强
  2. b) 因为自然规律使然
  3. b) 劳动的声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基与王之涣的诗作,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刘基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哲理思考,而王之涣则显得更为豪放与激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大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江南春慢 其五 除夜立春 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声声慢·六铢衣细 瑞鹤仙·辘轳春又转 风流子(前题) 生查子(稽山对雪有感) 齐天乐·会江湖诸友泛湖 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 烛影摇红 其七 越上霖雨应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鉯头 南田字格怎么写?南田字格书写技巧与步骤详解 右耳刀的字有哪些?右耳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详解 香字篆书怎么写?香字篆书书写技巧与步骤详解 栖冲业简 万结尾的成语 开花结实 瓦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包含蹇的成语 三浴三薰 巛字旁的字 污吏黠胥 脚梢皮 岛字拼音怎么写_岛字的拼音及繁体字解析 克丁克卯 門字旁的字 伐谋 离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