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41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
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
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
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
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
四旁无蒂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
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
不为浮玉饮玉舟。
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雄伟与大江的壮丽。焦山在东,金山在西,金山高耸入云,像天上的星斗。大江的水从三江五湖汇聚而来,像一个“杨”字,从九天的高处倾泻而下,流入九地的深处。遇到高岳时,水流被阻挡,撞上岩石时,水流变得更加激烈。天地间的气势在这里聚集,波涛汹涌,谁敢抵挡?金山如此强大,位于江的中心,独自傲立。水面上没有一片尘埃随风而舞,也没有一粒沙石随潮而去。四周没有根基,似乎在空中漂浮。金宫银阙在山峰上耸立,锣鼓声和钟声传遍九州。诗人踏着雪来到这里游玩,天风将他吹向琼楼,不是为了享受浮玉与饮玉舟。大江的伟岸让人感到羞愧,而金山的雄壮令人忧愁。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杨万里的诗风融合了现实与理想,具有人文关怀。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游历金山时的所见所感。金山在当时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这首《雪霁晓登金山》展现了金山的壮丽与长江的浩瀚,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与美感呼之欲出。诗的开头以“焦山东,金山西”点明了地理位置,接着通过“金山排霄南斗齐”的描写,抒发出对金山雄伟气势的赞美。诗人将大江的水流比作从天而降,汹涌奔腾,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诗中多处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的修辞,使得意象鲜明,情感丰富。“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描绘了金山如同金银宫殿般的壮丽,声响传遍四方,富有动感与音韵美。
而“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最后两句则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既有对自然壮丽的自豪,也隐含着对人情冷暖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世事的感慨,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山与长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思。展现了自然的伟岸与个体的渺小,呼唤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提到“金山”位于哪个方向?
诗人踏雪而来,是为了什么?
“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中“羞”和“愁”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杨万里的《雪霁晓登金山》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的壮观,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理想。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雪霁晓登金山》这首诗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