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5:22
四代好 泛艇春溪作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碧透双溪尾。蒲桃浪惯被暖风吹碎。琉璃正滑,簟纹小展,一川空翠。春衣篷舱慢倚。十载事从头都记。算飘零曾度汶水,漳水沁永泜水。汶水长绕孤城,漳水又抱,铜台废址。可怜沁水,还灌太原残垒。三关怒涛夜起。过泜水重嗟馀耳。总不如春水江南,柔蓝千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溪水的美景,清澈的溪水在双溪的尽头流淌,蒲桃的浪花被温暖的春风吹得四散飞溅。水面如琉璃般光滑,竹席的纹理微微展开,一片翠绿的春色映入眼帘。舟篷慢慢倚靠在岸边,十年来的往事都历历在目。算起来,曾经漂浮过汶水、漳水和永泜水。汶水环绕孤城,漳水又环抱着铜台的废址。可怜的沁水,依旧灌溉着太原的残垒。三关的怒涛在夜里激起波浪,经过泜水时,我不禁感慨万千。总归不如江南的春水,柔和而宽广,延绵千里。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60年-约1730年),字仲明,号松蔚,清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对陈维崧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引出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感慨。开篇即以“碧透双溪尾”引人入胜,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细腻的意象,如“蒲桃浪惯被暖风吹碎”,生动展现了春风拂面的温暖。在诗中,水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体现,更是诗人经历和情感的载体。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十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中提及的汶水、漳水等河流,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个人的流浪。最后以“总不如春水江南,柔蓝千里”作结,表达了对江南春水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融入个人情感,使得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蒲桃”是什么?
诗中“总不如春水江南”的意思是?
诗人通过描绘哪些河流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