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四块玉》

时间: 2025-05-11 19:59:19

诗句

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

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59:19

原文展示

四块玉
作者:马致远

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
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今我已青丝变白发,红颜也已褪色,羞于在华丽的画卷上描绘自己残破的容颜。故乡的风景依然如昔,三顷田,五亩宅,依然在那儿,真希望能回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鬓:指年轻时的黑发。
  • 红颜:指年轻时的美貌。
  • 尘容:指被世俗尘埃污染的容貌。
  • 麟台:古代传说中美好的地方,常用于形容富丽堂皇的场所。
  • 三顷田、五亩宅:表示作者故乡的土地面积。

典故解析:
“绿鬓”与“红颜”是描绘青春的常用意象,强调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年华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致远,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深情。

创作背景:
《四块玉》是马致远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流逝的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归乡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四块玉》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人的衰老与对故乡的依恋。开头两句“绿鬓衰,红颜改”,以对比手法揭示了岁月的无情,令人感受到时光的飞逝和青春的流逝。作者以“羞把尘容画麟台”表达了对自我形象的自卑与不安,传达出一种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故园风景依然在”,则是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尽管自己已老去,但那片熟悉的土地依然存在,给人一种温暖的归属感。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向往,更是一种对人生理想与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共鸣,流露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家乡的热爱,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乡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鬓衰:青丝已变白发,象征着衰老。
  • 红颜改:年轻的美貌已不再,反映了对青春的怀念。
  • 羞把尘容画麟台:因为容貌不再美丽而感到羞愧,不愿在美丽的画卷上留影。
  • 故园风景依然在:尽管自己已老去,故乡的美景却依旧存在。
  • 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对故乡的土地和住所的思念,渴望能回去。

修辞手法:

  • 对比:青春与衰老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隐喻:通过“绿鬓”“红颜”隐喻年轻与美丽,反衬出衰老的无奈。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情思念,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鬓:象征青春与生机。
  • 红颜:象征美丽与娇嫩。
  • 尘容:象征世俗的沧桑与痛苦。
  • 故园:象征归属与怀念,承载着无数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四块玉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马致远
    D. 白居易

  2. 诗中的“绿鬓”指的是什么?
    A. 白发
    B. 青丝
    C. 红颜
    D. 皱纹

  3. 诗中提到的“故园”指的是什么?
    A. 故乡
    B. 朋友
    C. 学校
    D. 都市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李白在月光下对故乡的思念更加直接和浓烈,而马致远则通过对自身年龄变化的反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研究》
  • 《马致远与元代杂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虎行 次韵胡兄 其一 次韵程弟 丁祭 江神子/江城子 海棠盛开而雨 山行 一落索 其二 和郑省仓韵,因以为寿 次韵题秋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心结 倒置干戈 不安于位 瓜戍 欝伊 胶折 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随寓而安 曰字旁的字 包含仞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瞋的词语有哪些 飞谋钓谤 五结尾的成语 攴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斗唇合舌 人格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