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4:08
古塞通西域,岩城接大荒。
一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
风劲草痕白,山寒日影黄。
征夫折鞭去,前路少垂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边塞,连接着西域的道路,岩石城堡与广袤的荒野相接。一座亭子让旅人暂时停下马来,举杯畅饮,尽管相隔万里。风劲吹拂,草地留下了白色的痕迹,寒冷的山影在日光下显得有些泛黄。征夫们纷纷离去,前方的道路上几乎看不见垂杨树的影子。
此诗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孤寂,表现了征夫的离别与思乡之情。边塞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常常通过描绘边疆的严酷环境,表达士兵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
作者介绍:沈青崖,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边塞生活著称。
创作背景:在清代,边疆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沈青崖的这首诗可能是在边塞游历时所作,反映了当时士兵的生活状态及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境地区的壮丽与孤独。开头两句以“古塞”“岩城”设定了场景,呈现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接下来的“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则将情感引入,强调了离别的苦涩。结尾几句通过对风、草、山影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自然环境的冷峻与征夫的孤独,暗示了他们在广袤荒原上的无奈与惆怅。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情感深邃,展现了沈青崖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在于离别与思乡,通过边塞的描写展现了士兵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人对家园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古塞通西域”中的“古塞”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城池
B. 古代的边塞
C. 古代的河流
D. 古代的山脉
“风劲草痕白”中的“草痕白”暗示了什么?
A. 草地的繁茂
B. 风的强劲
C. 生命的脆弱
D. 天气的变化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与思乡
B. 自然与生命
C. 战争与和平
D. 风景与人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青崖的边塞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有着相似的情感基调,前者侧重于离别与孤独,后者则强调壮丽的自然与历史的悠久。两首诗在意象上都有对边疆的描绘,但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沈青崖更显得沉郁而苍凉,而王之涣则更加壮丽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