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9:08
拔蒲清川渚,水浅蒲不长。自非排风羽,莫羡凌云翔。
在清澈的河岸上拔起蒲草,水浅的地方蒲草生长得并不茂盛。若非借助风的翅膀,何必羡慕那高空中自由飞翔的云彩呢?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梦阮,号季高,浙江人,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朴素,兼具哲理思考,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刘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拔蒲三首 其一》是刘基的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全诗通过对蒲草与水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环境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在清川渚上,蒲草因为水浅而难以生长,隐喻着在某种环境下,人们的才能与理想也会受到限制。诗人以“自非排风羽”来说明,若没有外力的支持,人们就难以实现高飞的理想。这样的比喻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人生的警醒。诗中“莫羡凌云翔”一句,更是强调了不必羡慕他人所获得的成功,反而应当珍惜自身所处的环境,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刘基对人生的深刻领悟,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强调了环境与外部条件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应当珍惜自身的环境,不必一味羡慕他人的成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自非排风羽”意指什么?
A. 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
B. 只有借助外部力量
C. 只有在水中生长
诗中“莫羡凌云翔”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羡慕他人
B. 珍惜自己的环境
C. 渴望飞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基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但刘基更侧重于环境对理想的影响,而杜甫则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