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玉壶冰(一作咏冰壶)》

时间: 2025-05-24 15:00:21

诗句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5:00:21

原文展示

玉壶冰(一作咏冰壶)
作者: 李程 〔唐代〕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冰壶的特性与美感。首先,冰壶如同经过精雕细琢的玉石,坚硬而完美;它的形状圆润,象征着包容和虚心,可以容纳多种形象,适应外界的变化。它温润如天成,清澈而高洁,展现出自然之美。阳光照射下,冰的光辉闪烁,雪的洁白愈加鲜明。冰壶如同一面明镜,公平地映照出万物,毫无偏见。白色和粉色交融,形成一种优雅的对比。经过细致的拂拭,冰壶愈显美丽,成为传世之器。诗人希望冰壶不被瑕疵所累,不留下遗憾,暗指鲍公所作的诗篇,表达了追求完美的愿望。

注释

  • 琢玉:雕刻玉石,形容冰壶的工艺精湛。
  • 成壶:制成壶,强调冰壶的形状。
  • 虚心:心态开放,能够包容他物。
  • 寒泉:寒冷的泉水,象征冰的清凉。
  • 温润:温暖而润泽,形容冰壶的质感。
  • 清贞:清澈而纯净,强调自然之美。
  • 至鉴:最好的镜子,象征冰壶的反射功能。
  • 毫发累:微小的瑕疵,强调追求完美。
  • 鲍公:指鲍照,古代诗人,表达对诗歌的严谨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程,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生活情趣,作品常展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或许与当时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有关。冰壶作为一种自然的艺术品,象征着纯洁、高雅的品质,可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李程的《玉壶冰》以冰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诗中的冰壶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纯洁、坚持与包容。诗人通过“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开篇,强调了冰壶的坚韧与完美,暗示了自然与人造的和谐。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描绘了冰壶的包容性,展示了它可以容纳多种形象与气象的特性。这种虚心的态度,与冰壶的清澈纯净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描写了阳光与雪光在冰壶上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清新亮丽的视觉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冰壶的美感。接着,诗人提到冰壶的“无私照岂偏”,强调了它的公正与客观,寓意着一种理想的品德。

最后,诗人以“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作结,表达了对完美的追求与对瑕疵的警惕,反映出一种严谨的艺术态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传达出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热爱与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琢玉性惟坚:冰壶如玉,坚韧不拔。
  • 成壶体更圆:经过雕琢,形状愈加完美。
  • 虚心含众象:开放的心态,能够包容多种形象。
  • 应物受寒泉:能够适应外界的寒冷。
  • 温润资天质:天生的温润与清澈。
  • 清贞禀自然:纯净的品质源于自然。
  • 日融光乍散:阳光照射下,光芒四射。
  • 雪照色逾鲜:雪的映衬使色彩更加鲜明。
  • 至鉴功宁宰:冰壶如镜,公正无私。
  • 无私照岂偏:反映万物,毫无偏见。
  • 明将水镜对:如同明镜,有清晰的反射。
  • 白与粉闱连:白色与粉色相互交融。
  • 拂拭终为美:细致的打理使其更加美丽。
  • 提携伫见传:期望它能够传世。
  • 勿令毫发累:希望不留瑕疵。
  • 遗恨鲍公篇:不想留下遗憾,提到鲍公的诗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冰壶比作玉,突显其美丽与坚韧。
  • 拟人:赋予冰壶以“虚心”的特性,强调其包容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冰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追求完美、追求内心清净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壶:象征纯洁与完美,代表自然的艺术品。
  • 阳光:象征光明与希望,照亮冰壶的美丽。
  • :象征纯净,衬托冰壶的清澈。
  • 镜子:象征公正与客观,反映出真实的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琢玉”主要是形容什么?

    • A. 诗人的功力
    • B. 冰壶的坚韧性
    • C. 自然之美
  2. 诗中“虚心含众象”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容纳多种形象
    • B. 追求完美
    • C. 反映万物
  3. 诗的最后一行提到的“鲍公”指的是?

    • A. 一位古代诗人
    • B. 一种诗歌风格
    • C. 一种艺术形式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程的《玉壶冰》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程更侧重于物质的表现与内在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程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示侄佐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 玩月呈汉中王 西阁曝日 览镜呈柏中丞 玉腕骝(江陵节度卫公马也) 漫成一绝 地隅 山馆(一作移居公安山馆,编入江陵诗后)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包含塑的词语有哪些 行思坐筹 隶字旁的字 严刑峻制 鱼纵大壑 鼓跃 麥字旁的字 从善 神而明之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几字旁的字 生活制度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越格 见字旁的字 包含瓜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绒的词语有哪些 死心搭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