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园》

时间: 2025-04-28 02:12:12

诗句

庭际何所有,有萱复有芋。

自闻秋雨声,不种芭蕉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2:12

原文展示:

庭际何所有,有萱复有芋。自闻秋雨声,不种芭蕉树。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有什么呢?有萱草还有芋头。自从听到秋雨的声音,就不再种植芭蕉树。

注释:

  • 萱: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古人常用来比喻母亲。
  • 芋:芋头,一种植物的块茎,可食用。
  • 芭蕉树: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宽大,常用来比喻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边贡(1476-1532),明代文学家,字廷实,号华泉,山东济南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可能是在秋雨时节,作者在庭院中感受到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萱草、芋头和芭蕉树,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秋雨时节,作者在庭院中感受到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萱草、芋头和芭蕉树,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中的“萱”和“芋”代表了平凡而朴实的生活,而“芭蕉树”则象征着忧愁和烦恼。作者选择不种芭蕉树,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际何所有”:这句设问,引出下文庭院中的景象。
  • “有萱复有芋”:具体描绘庭院中的植物,萱草和芋头,象征着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 “自闻秋雨声”:通过秋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不种芭蕉树”:表达作者的选择,不种植芭蕉树,意味着拒绝忧愁和烦恼,追求简单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萱”和“芋”与“芭蕉树”的对比,突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 象征:芭蕉树象征忧愁,不种芭蕉树象征拒绝烦恼。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拒绝纷扰和忧愁。通过对比庭院中的植物,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萱草:象征母亲,代表温暖和关怀。
  • 芋头:象征朴实和简单的生活。
  • 芭蕉树:象征忧愁和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萱”和“芋”分别象征什么? A. 忧愁和烦恼 B. 温暖和关怀 C. 朴实和简单的生活 D. 母亲和食物

  2. 作者为什么“不种芭蕉树”? A. 因为芭蕉树需要太多照顾 B. 因为芭蕉树象征忧愁 C. 因为芭蕉树不适合种植 D. 因为芭蕉树太昂贵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边贡的其他诗作,如《秋日即事》等,了解其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是写秋天的景色,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边贡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王实洗儿歌 鸣琴泉 孟浩然故居 绿鸭亭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吕朝散挽诗二首 鹿门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觅衣求食 效死勿去 鬲字旁的字 義罕 反文旁的字 贪大求全 余勇可贾 包含贵的词语有哪些 极眼 乚字旁的字 残缺 心无旁骛 鸟王 生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穷凶极虐 包含涛的词语有哪些 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