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0:41
杨柳枝十五首 其九 和癸叔蓟门春柳词,仍借比竹馀音均
作者:胡先骕
九十春光逗嫩寒,
几番风雨百花残。
桃源路杳渔郎逝,
休作东南好景看。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尽管春光已经来到,但天气仍然寒冷,经过几次风雨,百花都凋谢了。桃源的路途遥远,渔夫已经不见踪影,因此不必再去欣赏东南的美景。
“桃源”出自《桃花源记》,是指一个理想的、与世隔绝的美好地方,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渔郎”可能与桃花源中的渔夫有联系,暗示现实中理想的缺失。
作者介绍:胡先骕(1890-1979),字梅庵,号惟庵,晚号北海,江西人,现代诗人及文学家,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失落。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春光与寒意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通过“九十春光”引入,尽管春天来临,但“嫩寒”却依旧存在,给人一种未能完全享受春天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几番风雨百花残”,不仅反映了自然的无情,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变迁与无常。
“桃源路杳渔郎逝”一句,诗人用“桃源”这个典故引入,似乎在追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渔郎逝”则让人感受到这种理想的遥不可及,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最后一句“休作东南好景看”,直白地劝诫自己与他人放下对美好景致的执念,因为已然无法实现。这种无奈与淡然,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在美景与现实之间的纠结,折射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源”是指什么?
A. 一个理想的地方
B. 一种花
C. 一种鱼
“九十春光逗嫩寒”中的“嫩寒”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
B. 春天的寒意
C. 春天的风
诗人劝诫自己“休作东南好景看”,这说明了什么?
A. 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B. 诗人对现实的接受
C. 诗人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