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8:54
杨柳枝 其二十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几抛愁眼斗长颦。
漫绾纤丝强赠人。
飞过宫墙随苑水,
不嫌呼作两家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因思念而愁眉苦脸的情景。她几次抛出愁苦的眼神,眉头紧锁,似乎在对着远方的人表达自己的忧愁。她随意地将细丝缠绕,强行将这些情感赠予别人。那轻盈的柳丝飞过宫墙,随着园中的流水而去,流连忘返,似乎不嫌弃被称作两家的春天。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出生于官宦家庭,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他的诗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主题,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社会环境较为繁华,文人雅士之间的情感交往频繁。诗人通过描绘个人情感,反映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爱情和友情的追求。
《杨柳枝 其二十》是一首充满愁思和细腻情感的诗作。整首诗以“愁眼”和“长颦”开篇,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忧愁的氛围中。诗中女子的情感表现得尤为细腻,她不仅用眼神传达思念,还通过细丝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复杂性。“漫绾纤丝强赠人”一句,既可以理解为她无意中将情感缠绕在他人身上,也可以看作是她对他人情感的寄托与投射。
后两句“飞过宫墙随苑水,不嫌呼作两家春”则展现了一种轻盈而又洒脱的情感流动。柳丝象征着柔情和春天的生机,飞越宫墙,流向苑水,暗示着情感的自由与流动。即使在困难和隔阂中,这种情感依然能够被称作春天,表明无论如何,思念与情感都是美好的。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情感的复杂与美好,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与友情中所经历的心绪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思念、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在情感中寻求自由与自我超越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愁眼”代表什么?
“漫绾纤丝强赠人”中的“纤丝”指的是什么?
诗中柳丝飞过宫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