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4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41:15
独坐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卷帘待明月,拂槛对西风。
夜气涵秋色,瑶河浸碧空。
草根鸣蟋蟀,天外叫冥鸿。
几许旧时事,今宵谁与同?
我独自坐在这里,卷起窗帘静待明月升起,轻拂窗栏的西风徐来。夜晚的气息蕴含着秋天的色彩,银河映衬着碧蓝的天空。草丛中的蟋蟀在鸣叫,天边传来冥鸿的叫声。往昔的事情有多少,如今的夜晚又有谁能与我共同分享呢?
朱淑真(约 1080-1130),字梦阮,号白华,南宋女诗人,生于士族家庭。她的诗歌受到了当时文学风潮的影响,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思考,风格清新婉约,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独坐》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可能是在面对孤独与思念时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及对友人或爱的人的思念之情。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独坐夜晚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又深邃的情感。
朱淑真的《独坐》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思考的诗。诗人以“卷帘待明月”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明月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象征着思念与希望。接着,诗人以“拂槛对西风”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西风的轻拂带来了一丝凉意,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情感。
“夜气涵秋色,瑶河浸碧空”,通过对夜色和银河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展现出一种美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草根中的蟋蟀鸣叫和天外的冥鸿呼唤,既是对秋天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
最后一句“几许旧时事,今宵谁与同?”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对于往昔的回忆与对孤独的深刻感悟,让整首诗在柔美中透出一丝哀伤,既是对旧时光的追忆,又是对当下孤独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思考、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她在夜晚的深刻感受,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诗中“卷帘待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与希望
B. 恐惧与忧虑
C. 生气与烦恼
“瑶河浸碧空”中的“瑶河”指的是什么?
A. 大海
B. 银河
C. 河流
诗人提到的“冥鸿”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离别与思念
C. 欢乐与庆祝
答案:1. A;2. B;3. B。
朱淑真的《独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朱淑真的作品更为清冷,李清照的则充满了对过往爱情的深切怀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烘托内心情感,却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