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4:3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4:32:16
短谣
王令〔宋代〕
窗中灯冷晖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
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
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
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入柱不可索。
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
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
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
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窗前的灯光冷清,光影在重重的绿影中闪烁;
窗外西风吹动着纷飞的树叶。
清晨的霜披在瓦上,月亮高悬在轩窗之上;
梦中无所成就,唯有雁鸣声不断延续。
我拂衣起身,绕着墙壁行走,
万千思虑无从解决,泪水沾湿了心胸。
铁屋子里,老剑生锈无光,
挂在柱子上的闪亮物件,已无法取下。
白天出门,归途迷失方向,
冬日来临,夜晚空空如也。
人们将英雄视作草芥,
天命困扰英雄,未能与时共舞。
长鲸滞留,海波摇曳不定,
铠甲未卷,尘嚣弥漫。
我们都如此憔悴,
怎么能长声呼喊,直上青天?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兼具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令的晚年,反映了个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冲突在诗中得以展现。
《短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篇通过“窗中灯冷晖重绿”描绘了一幅孤寂的画面,灯光虽在,却显得冷清,映衬出诗人的内心孤独。接着,清晨的霜和月亮的意象,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然而“梦不成雁声续”则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落差,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在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力感,“万虑无成泪沾臆”,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情感,似乎在诉说心中积累的烦恼与忧虑。随后“铁房老剑涩不青”的意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理想的破碎,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作结,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无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索,给人深刻的启示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晓霜披瓦”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霜与瓦结合,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无奈与思索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窗中灯冷晖重绿”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万虑无成泪沾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安得长喙呼重霄”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令的《短谣》和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王令的诗更为细腻、内省,而李白的则豪放、奔放,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