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2: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2:02:57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其三
作者: 陈寿 〔明代〕
放逐江潭岁欲深,
形容憔悴独行吟。
看云每动思亲念,
抚剑空怀报国心。
岛屿微茫乡土异,
关河牢落雁书沈。
晚来何处堪惆怅,
斜日猿声枫树林。
在江边被放逐的岁月渐深,
我形容憔悴,独自吟唱。
望着飘动的云,心中总是思念亲人,
抚摸着剑柄,心中空怀报国之志。
岛屿渺茫,故乡却是如此不同,
关山河流,孤雁的书信已然沉没。
傍晚时分,何处可以寄托我的惆怅?
斜阳下,猿声在枫树林中回响。
作者介绍:
陈寿,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反映个人的遭遇与情感,尤其在被贬谪期间,创作了许多抒情的诗篇。
创作背景:
该诗作写于诗人被放逐的时节,情感饱满而沉重,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念以及心中报国的壮志未酬的苦闷。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被放逐的江边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挂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独自吟唱时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看云每动思亲念”一句,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每当看到变幻的云彩,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的家人,折射出对亲情的深切渴望。
同时,诗人在“抚剑空怀报国心”中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未能实现理想的痛苦,形成了对比与冲突。后面的“岛屿微茫乡土异,关河牢落雁书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故乡的陌生感与对家书的失落感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惆怅感。
最后,“晚来何处堪惆怅,斜日猿声枫树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猿声的呼唤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氛围,令人感同身受,流露出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抒发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未能报国的遗憾为主题,展现了孤独、惆怅与思乡之情,情感真挚且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因何被放逐?
诗中提到的“抚剑”意味着什么?
诗人对亲人的思念通过什么意象表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