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14
生查子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少女的娇羞和愉悦,她一边整理着青翠的发髻,一边频频向他人投以得意的眼神。词中提到的“雁柱十三弦”指的是古琴的音色,像春天的黄莺在轻声细语。接着,诗人感叹娇嫩的云彩轻易飘飞,梦境一旦破碎又不知飞往何方。最后,深院中锁住了黄昏的宁静,伴随着阵阵的芭蕉雨声。
“雁柱”常用于古诗词中形容乐器,代表着高雅的文人生活;“春莺”的意象则常常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相联系。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对生活细腻情感的追求和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细腻情感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生查子》展现了欧阳修对女性柔美形象的细腻描摹,同时也通过音乐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开篇的“含羞整翠鬟”便以生动的形象吸引了读者,让人感受到少女的羞怯与美丽。接下来的“得意频相顾”则传递出一种愉悦的心情,表现了少女对周围环境的欢愉和自信。
随着词句的推进,“雁柱十三弦”引入了音乐的意象,使得整首词充满了韵律感。春莺的歌声与少女的娇态交织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娇云容易飞”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轻盈和飘渺,象征着少女的梦幻与希望,但“梦断知何处”又带来了一丝忧伤,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最后,深院的黄昏与芭蕉雨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细腻的氛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词不仅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更在意境上深邃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少女的娇羞与黄昏的雨声,表达了对青春、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雁柱”指的是什么?
“梦断知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