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9:57
耐得繁霜未即枯。青芜国里两三株。莫教攀折行人手,留与千秋作画图。
这柳树经历了严霜寒冬却依然没有枯萎。在这片青翠的土地上,只有两三株柳树。不要让路过的人攀折它们,应该留给后人,成为千秋画卷中的一部分。
汪东,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珍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思考。
《杨柳枝》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柳树的坚韧与美丽,寄托了对生命的珍视及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这首《杨柳枝 其一》通过描写柳树在寒霜中依然挺立的形象,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耐得繁霜未即枯”,用耐受严霜来比喻柳树的坚强,传达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面对困难与磨难,要有忍耐和坚韧的精神。
接下来的“青芜国里两三株”则进一步描绘了柳树在广袤自然中的孤傲与独特,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同时,“莫教攀折行人手,留与千秋作画图”表达了对自然的保护与珍视,诗人希望这些柳树能够留存下来,成为后人欣赏的对象,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然的崇尚,给人以深思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珍视,同时也传达了生命的坚韧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汪东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是?
A. 桃花
B. 杨柳
C. 桂花
D. 菊花
“莫教攀折行人手”是希望怎样做?
A. 让人欣赏
B. 让人折断
C. 让人栽种
D. 让人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