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1:17
《风入松三首 其一》
作者: 奕绘 〔清代〕
前身得道许旌阳,高尚不佯狂。
黄尘车马长安道,武选司沦谪仙郎。
弱冠春风及第,朱衣前辈焚香。
翠箫渔笛好词腔,鸣凤韵锵锵。
夙缘遇我如相识,泻胸中万斛沧浪。
寄语枣花帘下,何时得佩双璜。
这首诗的诗人追溯自己的前身,提到许旌阳的高尚气节,自己不假装狂妄。在长安的黄尘大道上,曾经历过武选的考验,如同被贬的仙郎。年轻时在春风中考取功名,前辈焚香祝贺。悠扬的翠箫和渔笛声中,流淌着美好的词韵,凤鸣声铿锵有力。似乎与我有着深厚的缘分,心中藏着万斛的沧海浪潮。寄语于帘下的枣花,何时才能佩戴双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理想和人生的追求,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追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风入松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情怀的诗作。诗人以许旌阳为引,展现了对高尚品格和道德理想的追求。开头部分,提到“高尚不佯狂”,这不仅表现出诗人的自谦,更是一种对世俗狂妄的反思。在描述长安的繁华时,诗人用“黄尘车马”描绘出繁忙的都市生活,反映出那种迫切而又浮躁的社会氛围。
接下来的“弱冠春风及第”,则是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功名的渴求。朱衣前辈的焚香祝贺,暗示了传统文化中对文人身份的尊重与认可。随后,诗中引入音乐元素,通过“翠箫渔笛”的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生动与轻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最后两句“夙缘遇我如相识,泻胸中万斛沧浪”,则是诗人对命运和缘分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情感深厚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内心的丰富与复杂。整首诗在清新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体悟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背景,更深刻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词测试:
许旌阳代表了什么样的品质?
A. 狂妄
B. 高尚
C. 平庸
诗中提到的“黄尘”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繁华的长安
C. 乡村
“夙缘遇我如相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亲切
C. 疏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