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24:21
更漏子·睡起
作者: 黄琬璚 〔清代〕
碧天澄,清露滴。
花外数声残笛。
金鸭冷,玉屏空。
满庭秋影重。
新睡起,凤钗坠。
帘捲月光如水。
罗袖薄,晚寒轻。
小栏人倦凭。
在清澈的蓝天之下,清晨的露水滴落。
花丛外传来几声残留的笛音。
金色的鸭子在冷风中呆立,玉色的屏风空荡荡的。
院子里满是浓重的秋影。
刚睡醒,凤钗掉落在地。
帘子卷起,月光像水一样倾泻而下。
薄薄的罗袖,轻轻感受到晚上的寒意。
我倚靠在小栏杆上,感到有些疲倦。
作者介绍:黄琬璚,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情景,风格清丽婉约,常融入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感受到夜晚的寒意与秋天的萧瑟,体现了对生活细腻的感受与思考。
《更漏子·睡起》展现了一幅清丽的秋夜图景,诗人在醒来之际,透过窗帘,感受到外界的种种细微变化。开篇“碧天澄,清露滴”展示了秋天的清晨,万物清新,诗人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接着“花外数声残笛”,几声残笛犹如秋日的余音,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金鸭冷,玉屏空”展现了孤寂的感觉,金色的鸭子象征着孤独,玉屏则暗示着内心的空虚。全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在反映内心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思考。最后“罗袖薄,晚寒轻”让人感受到晚秋的清冷与诗人的倦意,整首词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冷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凤钗”象征什么?
A. 男性身份
B. 女性身份
C. 自然景物
D. 文人雅趣
诗中提到的“残笛”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自信
D. 激昂
“月光如水”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