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4:43
金缕曲 对月有感,怯寄外子京师
作者: 许诵珠 〔清代〕
月色明如许。助秋心流萤焰冷,晚蝉吟苦。百种凄凉千种恨,诉与嫦娥不语。但寂寂清光来去。空外一绳云雁影,似传情代把衷音谱。虫韵急,乱如雨。鸾飘凤泊关河阻。想见那残书蠹蚀,敞貂裘补。文字无灵金欲尽,可是红颜误汝。失十里看花归路。愿乞天孙书姓氏,锦还时重赋团圞句。天听近,定怜取。
月光明亮如许,照亮了我的秋心。流萤的微光冷冷的闪烁,晚蝉在哀吟着苦楚。各种凄凉的情感、千般的怨恨,默默地向嫦娥诉说,但她却无法回应。唯有那寂静的清光在来去交替。空中一只孤雁的影子,仿佛在传递情感,谱写着心声。虫声急促,杂乱如雨。鸾凤在河关阻隔的地方漂泊。想见那被虫蚀的残书,打开貂裘来补缀。文字虽然无灵,金色的欲望却快要消尽,然而红颜却误了你。失去了十里看花的归路。希望能向天孙乞求书信,知晓你的姓名,愿在未来重赋情诗。天意近,定会怜惜我。
作者介绍:许诵珠,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著称。她的诗作多聚焦于个人情感和家国离愁,风格清丽,常以月亮、秋天等意象表达思乡情愫。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时期。诗人身处京师,心中对外子(丈夫)的思念与忧虑交织,借助明月抒发离愁。
这首《金缕曲 对月有感,怯寄外子京师》充分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以及虫鸣、流萤等意象,将孤独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即以“月色明如许”引入,月亮象征着思念和孤寂,诗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忧伤而又美丽的氛围。
接下来的“百种凄凉千种恨”更是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此处的“嫦娥不语”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奈和对离别的怨恨。在“空外一绳云雁影”中,孤雁的形象不仅是思念的寄托,更加深了情感的深邃和复杂。整体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哀怨而又柔美的情感氛围,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月亮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与人生中的孤独与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许诵珠
C. 杜甫
D. 白居易
“月色明如许”中的“明”指的是?
A. 光亮
B. 明亮
C. 晚霞
D. 朦胧
“虫韵急,乱如雨”中“乱如雨”比喻的是什么?
A. 情感的复杂
B. 秋虫的声音
C. 思念的苦楚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