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59
木兰花慢
恨匆匆赋别,回首望,一长嗟。
记执手临流,迟迟去马,浩浩平沙。
此际黯然肠断,柰一痕明月两天涯。
南去孤舟渐远,今宵宿向谁家。
别来旬日未曾过,如隔几年华。
纵极目层崖,故人何处,泪落兼葭。
聚散古今难必,且乘风高咏木兰花。
但愿朱颜长好,不愁水远山遐。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开头便提到对匆忙别离的惋惜,回首望去,不禁长叹。记得曾经在水边执手相伴,渐渐地离去,平坦的沙滩上留下浩渺的回忆。此时,我心中暗然神伤,想念那一轮明月,却隔着两地天涯。南去的孤舟渐渐远去,不知今夜将投宿于谁家。自从分别已经十天,仿佛隔了好几年那么久。即使极目远眺层峦叠嶂,故人又在何处,泪水不禁落下与芦苇相伴。古往今来,聚散难以避免,暂且乘风高歌《木兰花》。但愿你依然容颜常驻,不必因水远山高而忧愁。
作者介绍:赵雍,元代词人,擅长词作,常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惆怅。在元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离别成为常态,诗人通过个人情感折射出社会普遍的孤独感。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词,字句间流露出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开篇即以“恨匆匆赋别”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令人感同身受。词中通过回忆昔日相伴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又伤感的画面。尤其是“记执手临流”一句,既表现了亲密关系的温柔,又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分别。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转向对现状的忧虑与无奈。在“南去孤舟渐远”句中,孤舟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显得尤为凄凉。最后,“但愿朱颜长好”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带有淡淡的哀愁,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
从修辞手法来看,诗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泪落兼葭”,用泪水与芦苇的意象相结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悲伤。整首词在情感的深度和艺术的表现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传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诗词测试:
诗中“恨匆匆赋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今宵宿向谁家”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不在乎
B. 无奈与孤独
C. 开心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亲密
B. 思念与距离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中,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无奈,但李清照的词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刻画,而赵雍则通过更为广阔的自然意象表达了情感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