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 其二》

时间: 2025-05-12 07:06:05

诗句

百年寄圃冶城旁,旧德犹存绿野堂。

祖父艰难留树石,弟兄奔走隔壶觞。

极知饱啄宜山泽,又恐鸣号望稻粱。

空忆故园春色返,半千阁下又青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06:05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 其二

原文展示:

百年寄圃冶城旁,旧德犹存绿野堂。
祖父艰难留树石,弟兄奔走隔壶觞。
极知饱啄宜山泽,又恐鸣号望稻粱。
空忆故园春色返,半千阁下又青杨。


白话文翻译:

在百年的岁月中,我寄居在冶城旁边的园圃,往日的美德依然存在于绿野堂前。祖父经历艰难岁月,留下了树木和石头,而我和兄弟们却在此奔波,隔着壶觞相望。我们明白,饱食和享乐应该在山水之间,但又担心呼号声中期待着稻米和粮食。空自怀念故乡春天的景色,如今在这半千阁下又见青杨。


注释:

  • 寄圃:寄居的园圃,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冶城:指一个地方名,寓意为诗人所依靠的环境。
  • 绿野堂:绿野中的堂屋,象征着归属与安宁。
  • 树石:祖父留给后代的精神与物质遗产。
  • 壶觞:酒器,象征着兄弟间的情谊与相聚。
  • 鸣号:召唤,表达对丰收的期待。
  • 稻粱:稻米和粮食,代表生活的富足。

典故解析:

  • “祖父艰难”:反映了家族的艰辛历史,强调了传统与传承的价值。
  • “春色返”:暗示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曾亮(1785-1864),字子昂,号白山,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故乡和家族的怀念,及对生活的感慨,可能是因为身处异乡,思乡情愫愈发浓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家族历史的反思。开篇“百年寄圃冶城旁”,简洁明了地表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旧德犹存绿野堂”,不仅表明了对家族美德的追思,也让人感受到那种历久弥新的亲情。

“祖父艰难留树石”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思考推向了深处,树木与石头象征着世代相传的家族精神与物质财富,这种传承背后的艰辛令人动容。而“弟兄奔走隔壶觞”,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情谊和生活的压力,仿佛在劝解彼此珍惜当下的团聚。

后面的“极知饱啄宜山泽”,既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也是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而“又恐鸣号望稻粱”则反映了对未来的忧虑。在空自怀念故乡的春色时,诗人用“半千阁下又青杨”描绘了故乡依旧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构造了一个充满思乡情愫和对生活美好期待的画面,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年寄圃冶城旁:百年间我寄居于冶城旁的园圃,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
  2. 旧德犹存绿野堂:故乡的美德依旧存在于绿野堂前,体现了对传统的珍视。
  3. 祖父艰难留树石:祖父在艰难中留下的树木与石头,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坚韧。
  4. 弟兄奔走隔壶觞:兄弟们在此奔波,象征着生活的压力与人际间的情感隔阂。
  5. 极知饱啄宜山泽:深知饱食和享乐应在自然中,但又对生活的保障感到忧虑。
  6. 又恐鸣号望稻粱:担心未来的生活、对丰收的期待。
  7. 空忆故园春色返:空自怀念故乡的春景,表现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8. 半千阁下又青杨:在这半千年的时光里,故乡的青杨依旧生机盎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弟兄奔走隔壶觞”,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情感的复杂性。
  • 隐喻:树石象征家族的传统与精神。
  • 夸张:对时光的感慨,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历史、自然环境和兄弟情谊的描绘,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园圃:象征着归属感和生活的基础。
  2. 树石:家族精神与物质的象征。
  3. 壶觞:兄弟情谊及相聚的象征。
  4. 稻粱:生活富足的象征。
  5. 青杨:故乡的生命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寄居的地方是哪里?

    • A. 冶城旁
    • B. 绿野堂
    • C. 故园
  2. “弟兄奔走隔壶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兄弟团聚
    • B. 生活的压力
    • C. 对自然的向往
  3. “空忆故园春色返”中的“春色”象征什么?

    • A. 富足生活
    • B. 对故乡的怀念
    • C. 兄弟情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与梅曾亮的对故乡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但前者更显悲壮,后者则多了一份温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梅曾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元玉奉和蛰堪兄半梦填词图 鹧鸪天 雨夜,易五以车迓某郎,赋此调之 鹧鸪天 为乐籍张惠英赋 鹧鸪天·题心畬山水 鹧鸪天 其一 五开道上 鹧鸪天·酬孤桐丈见贻之作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重看《碧玉簪》 鹧鸪天 前游仙词七十一首 其一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人拼命,万夫难当 衍辑 割股之心 叫驴 包含蹇的成语 百锻千炼 掠抄 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小题大做 爪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族帐 支字旁的字 进退失踞 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五凤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