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40
陆沈又复滞燕京,秋色偏宜吏隐情。
逢节每寻香国会,听鸿不那客心惊。
篱边菊蕊迟寒发,槛外云霞向晚明。
莫忆插萸天万里,尊前拚醉夜纵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燕京(指北京)滞留的心情,感叹秋天的景色更适合隐居的官员。每逢节日,他总是去寻找香国(指香山)的聚会,而听到鸿雁的叫声却让他心中不安。篱笆边的菊花在寒冷中慢慢绽放,窗外的云霞在傍晚显得格外明亮。不要再忆起那遥远的地方插萸的日子,干脆在酒前尽情地醉倒在夜色之中。
李孙宸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的秋季,诗人因节日的到来而感到孤独,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现实时空中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色和节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情感。开篇以“陆沈又复滞燕京”引入,引发读者对诗人身处的环境的关注,接着通过“秋色偏宜吏隐情”展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每逢节日,他总是去寻求香国的聚会,这不仅表现了他对社交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在“听鸿不那客心惊”中,鸿雁的叫声让人想起了远方的思念,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寂感。
后半部分的意象更为丰富,菊花与云霞的描绘,既是自然景色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最后一句“莫忆插萸天万里,尊前拚醉夜纵横”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无奈和对醉酒放纵的向往,折射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在秋天的孤独与失落,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诗中的“鸿”指代什么?
诗人最希望在节日中做什么?
“篱边菊蕊迟寒发”中“菊”代表什么?
答案:
这两首诗与李孙宸的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进一步丰富了对节日孤独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