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钤山》

时间: 2025-05-06 11:30:52

诗句

仙台对县门,长桥跨溪水。

策杖作山行,翛然远城市。

登顿入薜萝,盘旋出碨礌。

草木杂青黄,沙土明赤紫。

上有屋数间,荆榛连废址。

当年分宜相,通籍仍归里。

始愿慕圣贤,诵法实居此。

一意典坟间,九年冰雪里。

如何入阁后,顿易平生履。

履霜不早戒,患由利熏始。

太阿一倒持,侵欲而崇侈。

路人多侧目,奴辈竞希旨。

爪牙罗义儿,淫荒纵爱子。

政必以贿成,忠必以谏死。

孽海徒自深,急流不知止。

太阳忽回光,冰山奚足恃。

徒令大奸名,千秋入青史。

读书期明理,理明讵若是。

十罪有余辜,故乡人不齿。

草庐望依然,游人每回趾。

青松与白云,叹息蒙遗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30:52

原文展示

仙台对县门,长桥跨溪水。
策杖作山行,翛然远城市。
登顿入薜萝,盘旋出碨礌。
草木杂青黄,沙土明赤紫。
上有屋数间,荆榛连废址。
当年分宜相,通籍仍归里。
始愿慕圣贤,诵法实居此。
一意典坟间,九年冰雪里。
如何入阁后,顿易平生履。
履霜不早戒,患由利熏始。
太阿一倒持,侵欲而崇侈。
路人多侧目,奴辈竞希旨。
爪牙罗义儿,淫荒纵爱子。
政必以贿成,忠必以谏死。
孽海徒自深,急流不知止。
太阳忽回光,冰山奚足恃。
徒令大奸名,千秋入青史。
读书期明理,理明讵若是。
十罪有余辜,故乡人不齿。
草庐望依然,游人每回趾。
青松与白云,叹息蒙遗耻。

白话文翻译

在县门对面有仙台,长桥横跨在溪水上。
我手杖而行,悠然自得,远离城市的喧嚣。
走入薜萝丛中,曲折的路出现在石块间。
草木杂生,青黄交错,沙土则明亮的呈现出赤紫的色泽。
有几间房屋,上面杂草丛生,连废弃的地方也被荆棘覆盖。
曾经这里分宜相处,如今通籍还是归故里。
我本想追随圣贤,常在此地诵读经典。
我心无旁骛,专注于坟墓之间,九年共度冰雪的时光。
怎料入阁后,竟改变了我的一生。
行走在霜雪之中应早作警惕,祸患源于贪婪的滋生。
太阿一旦倾倒,欲望便开始泛滥,奢华成风。
路人纷纷侧目,奴才们竞相迎合权贵。
爪牙们在义儿之间,纵容着荒淫的私生活。
政治必然由贿赂成就,忠诚则必以谏言而死。
罪孽的深渊徒然自深,急流中却不知止息。
太阳忽然回归光明,冰山又何足依赖。
只会让大奸之名,千秋流芳于青史。
读书的初衷是为求明理,明理又岂止于此。
十恶不赦的罪行,故乡人对此不屑一顾。
草庐依旧在望,游人每每回首。
青松与白云,叹息着被遗忘的耻辱。

注释

  • 仙台:指的是一种高台或亭子,象征着仙境或高处。
  • 策杖:指手持拐杖,寓意年长或行走缓慢。
  • 薜萝:一种植物,常见于荒野,象征自然之美与野性。
  • 碨礌:指小石块,常用作铺路或装饰。
  • 荆榛:指一种灌木,象征废弃和荒凉。
  • 通籍:指通行的资格或户籍,表示归属感。
  • 履霜:指在霜冻的情况下行走,暗指小心谨慎。
  • 太阿:古代名剑,象征权力与地位的变动。
  • 孽海:比喻罪恶的深渊,无法自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严廷珏,清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清新的文风闻名。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反映出时代的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钤山》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诗人在山水间游历,思考人生与理想的关系。开篇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表现出诗人对远离城市喧嚣的渴望。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批判,揭示了权力与贪欲带来的腐化和堕落。诗中反复提到的“履霜”、“太阿”等意象,暗示了对人生警惕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在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中,展现了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台对县门:描绘出诗人所在的自然景观,暗示与城市的对立。
  • 策杖作山行: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如何入阁后,顿易平生履:反映出对权力的失望,暗示人生态度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自然与城市的对比,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象征:如“霜”象征警惕与风险,“太阿”象征权力的变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对社会腐败的痛心与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松: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白云:象征自由与理想。
  • 草庐:象征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履霜”意指什么? A) 走在霜上的警惕
    B) 霜冻的美丽
    C) 早晨的寒冷

  2. 诗人对权力的看法是? A) 积极乐观
    B) 失望与批判
    C) 无所谓

答案

  1. A) 走在霜上的警惕
  2. B) 失望与批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钤山》与《登高》均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钤山》则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严廷珏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其二 春望 踏莎行 踏莎行 丙寅清明陪史馆诸侣游宁园 踏莎行 芳尘春迹 踏莎行 沙凤村 踏莎行 乙酉立秋和海鹰 踏莎行 秋暮雨霁,偕柔嘉娣游河渚 踏莎行 踏莎行 昆明湖瞻望 踏莎行 题王述庵先生三泖渔庄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而字旁的字 陨隧 牛字旁的字 鼹鼠易盈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包含轭的词语有哪些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橡皮筏 邑字旁的字 蜗战 林下风度 十字旁的字 换羽移宫 包含捐的成语 玉振金声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凵字底的字 孔席墨突 包含覃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